首页>新闻发布

《支持市场主体健康发展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

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于2022年4月11日(星期一)10:00,在市级机关一办公区1A101,召开《支持市场主体健康发展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

一、发言人

王永新  成都市发改委副主任

   成都市经信局副局长

李晓勇  成都市商务局副局长

   成都市文广旅局副局长

   成都市国资委二级巡视员

   国家税务总局成都市税务局一级调研员

二、主持人

刘国荣  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信息发布处处长

 

  主持人: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成都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及时完善助企纾困解难政策,提升政策针对性、可及性、有效性”“早研究早出台有利于稳增长的政策”的工作安排。据此,为了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市出台了《支持市场主体健康发展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提出了助企健康发展30条具体措施。为帮助大家更好了解政策内容,我们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了市级相关部门负责人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出席本场发布会的有:

  市发改委副主任王永新先生。

  市经信局副局长朱健先生。

  市商务局副局长李晓勇先生。

  市文广旅局副局长王敏先生。

  市国资委二级巡视员冯庆先生。

  国家税务总局成都市税务局一级调研员徐琳女士。

  首先,请市发改委副主任王永新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王永新:

  新闻媒体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下面,我就市政府制定出台《支持市场主体健康发展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助企健康发展30条)的有关情况向大家作简要介绍。

  一、政策出台背景

  市场主体是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载体,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源泉,是稳就业的“顶梁柱”、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精准应对“2·20”本土疫情,1—2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分别增长9.4%、10.2%、5.3%、24.8%;新登记市场主体7.1万户、同比增长23.2%,主要经济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城市韧性活力持续增强。当前,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市场主体生存发展压力较大。市政府研究出台《助企健康发展30条》,主要基于以下背景情况。

  第一,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保市场主体的决策部署。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特别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要求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特别是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要帮助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负纾困、恢复发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相继联合出台了《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等系列助企惠企政策,以更大的资金支持力度、更大的减税降费规模帮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稳定信心。因此,我们必须制定相关可操作的细则措施,坚定不移地将国家助企惠企各项政策执行到位,让企业尽快享受到实惠。

  第二,扎实做好市委关于稳增长的工作安排。2021年12月27日,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做出了关于“及时完善助企纾困解难政策,提升政策针对性、可及性、有效性”“早研究早出台有利于稳增长的政策”工作安排。因此,需要在市级层面针对当前的新形势、新特点,结合成都实际情况,在预判预研今年可能面临的各项风险挑战的基础上,迅速推出一项干货满满、分量十足,更具有持续性、更加便于企业申报和相关部门兑现的政策措施。

  第三,接续出台助企惠企政策措施。过去一年,市委、市政府积极应对疫情冲击和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影响,用确定性工作应对不确定性风险,因时因势优化防控策略,分区分业加强政策支持,先后出台了“促进经济增长10条”“强化运行保障30条”“助企纾困23条”等4项经济运行调度综合措施和10项助企纾困解难专项政策。在政策的推动下,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成效不断显现,有力支撑了经济平稳运行,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916.98亿元,同比增长8.6%,两年平均增长6.3%,彰显了我市经济的强大韧性;新登记市场主体达到62.7万户,大约每50秒就有一家市场主体诞生,全市市场主体总数达332.1万户,居副省级城市第二位。目前,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显现,3月30日以来出现的省外输入病例传播速度快、代际时间短,停留点位、涉及人群、波及商户较“2.20疫情”更多,市场主体的经营压力进一步凸显,亟需出台新的助企惠企政策措施,支持市场主体应对影响、共渡难关,保障经济稳定运行。

  二、起草过程

  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助企健康发展30条》起草制定,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评估政策效果。为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为优化助企惠企政策提供可靠依据,市发改委会同10个市级部门开展了企业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200份。从行业领域看,工业受原材料价格高企影响较大,服务业受疫情冲击最大,文旅行业复苏缓慢。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主要面临要素涨价与供应链不稳问题,中小微企业主要面临销售难、融资难、招工难。二是开展调研摸底。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先后与100余家企业及行业协会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企业面临的堵点痛点。三是吸收多方意见。初稿形成后,再次听取了企业、行业协会意见建议,完善了文件表述,回应了企业需求。四是借鉴先发城市经验。收集整理了近年国内14个主要城市出台的助企纾困系列政策资料,充分学习借鉴了上海、深圳等地对市场主体纾困减负、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增长等方面的好措施、好经验、好做法。

  三、政策措施亮点

  一是突出有效性,将国省政策和成都实际相结合。落实好国家系列减税降费、金融信贷政策,以及近期出台的《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同时着眼成都实际,增加优化企业信用修复、拓展货运航线网络、支持企业上市等条款,全力确保措施更早见效。

  二是突出可及性,将激励大企业和帮扶中小微市场主体相结合。围绕大型企业特别是链主企业实际需求,实施“一企一策”专项服务,激励大型企业稳产增产、做大做强。围绕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中面临的最迫切、最突出的困难,结合政策反馈结果,在保留之前最有效举措的同时,继续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全力稳住市场主体,为进一步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缩小收入差距等工作提供坚实支撑。

  三是突出针对性,将行业性政策和普惠性政策相结合。行业性政策主要着眼于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旅、会展、交通运输等困难行业,制定出台更有针对性、更有力度的政策措施,帮扶行业企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普惠性政策主要着眼于行业政策覆盖不到的薄弱环节,加大减税降费、降本减负等政策实施力度,切实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缓解原材料成本上涨压力。

  四、政策措施主要内容

  一、降低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成本。经营成本上涨是当前市场主体面临最突出、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对此,一方面着力落实国家社保费减免、设备器具所得税扣除、“六税两费”减免扩围等普惠性政策,让政策的雨露充分撒播到每个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另一方面,减免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房租,通过国有企业向市场主体让利、给予承租人补贴等方式,缓解成本负担。

  二、支持重点行业稳定发展。工业、服务业是实体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受疫情和外部环境的冲击影响特别直接和明显,近期全国疫情多点反复、东欧地缘冲突加剧对市场信心、产业链稳定带来了更大挑战,企业面临的困难也在增多。工业企业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供应链不稳等影响较大。对此,一方面通过落实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降低标准化厂房使用成本等方式,减轻工业企业压力;另一方面通过激励创新型成长性中小企业、奖励企业生产规模上台阶等方式,引导支持企业提质增效、稳产增产。服务业涵盖产业领域广、行业门类多,特别是餐饮、零售、旅游、交通运输等接触型服务业易受疫情冲击,往往出现收入不稳、支出刚性的困难局面。对此,一方面利用普惠政策全覆盖,通过落实国家延续服务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给予房租补贴等方式给予支持;另一方面针对受疫情影响相对严重的餐饮、零售、文旅、交通运输等行业进行专门的奖补支持,促进企业尽快走出困境、恢复正常经营。

  三、促进外资外贸持续增长。疫情发生以来,外需的持续增长对全市生产制造快速恢复与增长起到了关键支撑,但目前面临着成本高涨和海外物流通道受阻等难题。对此,一是深入落实国家政策,通过全面实施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实施外贸企业保费补贴等降低外资加工贸易企业、一般贸易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二是通过加大资金奖补、加强用地要素保障等方式促进外商投资项目加速招引落地;三是全力保障国际物流通道顺畅,全力增强铁路、空运运力保障,满足更多企业出口需求。

  四、支持市场主体扩大投资。内需恢复较慢、市场拓展难度增大等因素对企业投资意愿形成了一定抑制。对此,进一步加强项目资金和要素保障,用好用活各类支持资金,做好提前开工项目的支持保障工作,尽力免除业主方的后顾之忧;同时,对符合条件的重大工业和信息化项目、企业技改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鼓励企业恢复信心、扩大生产。

  五、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度。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长期以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并未根本破解,这一问题在市场竞争压力增大背景下更加突出,不少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资金面、流动性问题正在放大。对此,一是全面深入落实国家关于小微企业各项信贷支持政策,增强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支持的意愿,降低小微企业信贷成本;二是深入推进“蓉易贷”普惠信贷工程,强化企业外部增信,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可及性;三是通过给予奖励和补助等方式,鼓励支持企业开展直接融资,拓展融资渠道。

  六、加强要素保障和提升营商环境。去年,出现了阶段性的电力供应压力,加之企业招工等问题同时存在,影响了企业的正产经营,部分企业难以满负荷生产。对此,一是通过政策“组合拳”着力降低企业用地成本,强化用能保障,优化用工服务;二是通过完善政务服务、清理拖欠企业账款等措施,进一步优化为企服务的营商环境。

  此外,为确保对市场主体的减税降费和资金奖补及时兑现、应兑尽兑,完善助企惠企政策措施咨询申报、反馈查询、投诉处理专项通道,文中附有《助企惠企政策服务专项通道表》,公布了各项政策牵头部门和联系方式,为企业申报兑现做好准备、提供便利。按照市领导要求,下一步,市级相关部门还会根据疫情影响、经济形势变动适时增补完善相关政策,坚定不移地为市场主体保驾护航,请大家保持关注。

  以上就是成都市支持市场主体健康发展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政策措施的基本情况,希望各位媒体朋友协助我们大力宣传,希望社会各界一如既往关心、支持成都的建设和发展。成都市政府将强化统筹协调,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为市场主体的蓬勃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王永新先生的介绍。

  下面请各位记者朋友围绕今天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您所在新闻机构的名称。

  一、成都商报记者:

  请问朱建副局长,当前,全球疫情扩散蔓延、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影响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工业发展的困难和挑战明显增多,我市工业企业面临较大压力,这次出台的支持政策措施有哪些方面的考虑?

  朱健:

  非常感谢大家对成都工业经济发展的关注和关心。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立城之本、兴城之要,是解决群众就业、增进民生福祉、构筑竞争优势的重要支撑。去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4%,工业投资增长9.7%,工业经济占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稳步提升,也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为全市经济稳中求进、稳中提质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大家也看到,受国际、国内复杂形势影响,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成都也面临工业稳产业链稳供应链、企业稳就业稳增长、发展稳投资稳预期的压力。近期,国家部委先后出台了《振作工业经济运行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18条,四川省出台了工业稳增长促发展18条,支持企业健康发展和工业高质量发展,市上此次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是对国家、省支持政策措施的落实和深化,是在国家支持发展的大环境下,营造更加有利发展的成都小气候。

  为保障工业企业稳定发展,我们将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支持企业稳产增产。对新获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和产品称号的企业给予奖励;鼓励支持企业上台阶,对年度营收首次达到10亿元以上,分别给予奖励,并对百亿以上企业,每上一个百亿台阶再进行奖励。

  二是支持企业投资扩产。对既有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一定规模,按不超过12%给予最高120万元补贴。对新上重大项目,按固定资产投资3%给予最高500万元补贴。

  三是加强企业要素保障。对使用标准厂房的企业,达到亩均税收要求的,连续3年给予租金补贴,引导企业用好绿色电价和优惠电价政策,支持高载能企业全水电交易,保障企业充足用电、合理用电,降低用能成本。此外,我们将专门建立账款台账和清偿计划,全面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情况,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好环境。

  二、人民网记者:

  请问李晓勇副局长,当前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城市间人员流动性减弱,服务业受冲击和影响最大,这次支持政策措施出台有哪些方面的考虑?

  李晓勇:

  刚才市发改委王永新副主任介绍了政策措施出台的背景,大家都知道,在今年2月中旬,国家发改委等14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四川省发改委随后印发了贯彻落实的《实施方案》。服务业作为成都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吸纳就业的主力军。2021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3219.85亿元,同比增长9.0%,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66.4%,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9.4%,拉动全市经济增长6.0个百分点。目前,国内疫情多点散发,“戴着口罩抓发展”是当前组织经济工作常态。服务业涵盖产业领域广、行业门类多,受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影响,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特别是餐饮、零售等聚集性、接触性服务业经营比较困难。为此,我们坚持激励大企业和帮扶中小微市场主体相结合,在减税降费等普惠政策全覆盖的基础上,对新增纳入限额以上统计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以及达到一定规模的限额以上商贸企业按等级分类进行一次性奖励;对有出口实绩的小微企业、跨境电商企业和从事跨境电商物流运输并提供延付运费服务的企业进行保费补贴;对餐饮、零售、外卖配送、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以及属于应检尽检人员范围的酒店企业员工,定期开展核酸检测费用进行全额补贴,帮助企业降本减负,帮助市场主体渡过经营难关、增强发展信心。同时,我们还鼓励商贸零售和餐饮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创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经营新模式,在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允许临街店铺在划定区域内和节假日期间,在不影响居民日常生活和交通安全情况下,开展外摆经营活动和各类促销活动。预计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有望逐渐缓解,全市服务业有望加快恢复发展。

  三、封面新闻记者:

  请问王敏副局长,疫情发生以来,成都市的文旅行业受疫情影响较大,请介绍一下这次出台了哪些针对性政策措施缓解当前文旅行业困境。

  王敏:

  各位嘉宾、新闻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疫情发生以来,成都市的文旅行业受到了很大冲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旅行业的纾困工作,先后出台系列政策措施,通过税收、社保、金融、培训、支持提升完善服务设施等多种奖励、补贴方式,积极应对疫情影响,有效缓解了文旅企业困难,促进了文旅行业加快恢复发展。去年,我市文创产业增加值突破2100亿元,同比增幅超过16%;实现旅游总收入3085亿元,位于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

  当前,疫情常态化情况下,文旅行业仍然面临较大困难。这次出台的政策措施,将进一步聚焦文旅行业困难,进一步加大疏解力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继续落实旅行社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政策,暂退比例为80%,主要目的是增加企业的现金流动性,这项工作从2020年以来就已经开始落实。

  二是为稳定文旅人才队伍,这次政策中我们会推动政府、院校、行业协会和旅游企业等共同开展服务技能和质量培训,同时实施金牌导游培训项目,稳定骨干导游队伍。下一步,我们将会同市人社部门加大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力度,拿出专项经费支持旅游企业、协会开展文旅人才培训。

  三是继续鼓励企业创新、研究开发旅游消费衍生产品,并对参加囯家级旅游商品大赛给予一定奖励扶持。

  四是为充分激发文旅消费潜力和活力,将开展“文旅消费新业态示范区”“文旅消费新业态示范项目”认定,并按照投入资金比例、示范带动作用等绩效,分别给予一次性最高200万元、50万元补助。

  五是对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新(改)建停车场、游客中心、游步道等,按照投入资金比例给予最高100万元补贴。

  六是统筹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和引导企业练好内功,根据疫情形势变化,及时调整优化文旅行业支持政策。

  近期,我们正在进一步研判疫情对文旅行业的影响,已经着手研究制定针对旅行社、酒店、行业协会等的精准帮扶细化措施。另外,去年11月份,我们印发了《加强文旅企业帮扶促进行业恢复的工作措施》,有效期至今年年底。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宣传力度,将纾困政策措施惠及更多文旅企业、行业,切实纾解文旅行业困难,促进文旅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四、CDTV-1记者:

  请问冯庆巡视员,目前,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普遍希望,政府能够出台相关政策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这次措施关于减免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房租,有哪些亮点举措呢?

  冯庆:

  为了支持市场主体应对疫情影响、稳定健康发展,市政府发布了30条惠企的政策措施,针对其中第1条减免房租政策,市国资委、市机关事务局将按照职责分工,分别负责推进国有企业及行政事业单位的房租减免事宜。接下来,主要就国有企业减免房租政策作简要解读。

  一是减免范围更广。本轮房租减免政策集中落实国家和省已出台的相关政策,惠及企业类型包括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减免主体包括市、区两级国有企业,减免行业在国家政策明确针对服务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将全行业纳入了支持范围。

  二是减免力度更大。2020-2021年,市国资委出台3轮房租减免政策,累计减免租金4.5个月。通过对前期政策的调查评估,了解了市场主体的实际困难及政策诉求。因此,本轮房租减免政策,将对受惠企业一次性减免至少3个月房租,其中,对承租房产位于2022年依据国家标准被划定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区(市)县范围内的非国有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减免6个月房租,减免力度远大于前3轮政策。经初步测算,本轮仅市属国企就预计减免超3亿元。

  三是确保应免尽免。为了尽快将房租减免措施落到实处,市国资委已草拟实施细则,将于近期发布。我们将要求国有企业通过公告、电话、电子邮件、网络等方式主动联系承租方,做到应知尽知;要求国有企业明确兑现流程、快速受理申请,对审批后符合减免条件的,及时落实减免政策;同时,我委将加大跟踪督办力度,确保做到应免尽免。

  五、四川日报记者:

  请徐琳女士介绍一下,2022年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有哪些?(四川日报记者提问)

  徐琳:

  今年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作出的重大决策,对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具有重大意义。总的来看,这些税费支持政策着重突出了“四个聚焦”:

  一是聚焦工业经济平稳增长,采取了“退、缓、扣”的政策组合:实打实“退”,重点支持制造业,全面解决制造业、科研和技术服务、生态环保、电力燃气、交通运输等行业留抵退税问题。针对性“缓”,将2021年四季度实施的制造业中小微企业部分税费缓缴政策延续实施6个月,并将制造业中小微企业今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部分税费纳入缓缴范围。分类别“扣”,即加大中小微企业设备器具税前扣除力度,中小微企业2022年度内新购置的单位价值500万元以上的设备器具,折旧年限为3年的,可选择一次性税前扣除;折旧年限为4年、5年、10年的,单位价值的50%可在当年一次性税前扣除。

  二是聚焦小微企业纾困发展,采取了“减税、扩围、退税”的政策组合:“减税”,即实施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政策;“扩围”,将省级人民政府在50%税额幅度内减征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六税两费”的政策适用主体,由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扩展至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退税”,即对小微企业的存量留抵税额于6月底前一次性全部退还,增量留抵税额足额退还。

  三是聚焦服务业恢复发展,税收优惠政策主要包括:对服务业增值税实施加计抵减,即2022年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继续分别按10%和15%加计抵减应纳税额。对交通运输业实行“免税+退税+停缴”,即2022年全年免征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增值税;全面解决交通运输等行业留抵退税问题;2022年,暂停航空和铁路运输企业分支机构预缴增值税一年。

  四是聚焦鼓励创业创新,除了此前延续实施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大学科技园税收优惠等政策外,今年加大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实施力度,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至100%,并将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完善设备器具加速折旧、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相当于国家对企业创新给予大规模资金支持。

  主持人:

  感谢各位发布人的回答。再次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成都经济社会发展,并提供强大舆论支撑!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

往期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