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发布

成都大运会城市宣传系列新闻发布会(第7场)——“科技赋能大运”专场

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于2023年6月20日(星期二)15:00,在市级机关一办公区(锦悦西路2号)1A101会议室,召开成都大运会城市宣传系列新闻发布会(第7场)——“科技赋能大运”专场。

一、发言人

   成都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体育竞赛部党组副书记、专职副部长,成都市体育局副局长

   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城市工作服务部党组成员、专职副部长

二、主持人

   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主持人: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成都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成都大运会城市宣传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科技赋能大运”专场。

  成都大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高新科技水平与成果展示的盛会。今天的发布会将着重介绍“科技赋能”大运会的相关情况,以及科技支撑体育产业发展、在体育竞赛中发挥重要作用等内容。

  今天我们邀请到:

  成都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翼先生

  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体育竞赛部党组副书记、专职副部长,成都市体育局副局长陈志先生

  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城市工作服务部党组成员、专职副部长郭骥先生

  请他们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关心的问题。

  首先有请张翼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张翼:

  大家好!“智慧”大运是成都大运会的重要理念,大运会筹办以来,科技元素已成为一大特点,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今天很高兴借这个机会向大家介绍科技赋能大运的有关情况。

  成都,自古就是一座具有创新基因的城市,今天的成都更是将充满时代气息的“务实创新”传承在城市精神中,持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市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等重大决策部署,贯彻省委省政府“增强创新主干和极核功能,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创新策源地”等要求,坚定践行科技自立自强时代重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渝是国家部署的第4个科技创新中心,成都先后获批国家首批创新型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科创中国”试点城市,获批建设国家数字经济、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有着“双创第四城”的美誉。拥有65所高等院校、30余家国家级科研机构。近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6.9%;成都多措并举加快创新主体培育,2022年,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15万家,同比增长45.5%;创业板上市企业总数达17家,居全国第6;众多科技创新技术产品闪烁着成都智慧;全球城市创新指数排名第29位,5年提升27位。

  正是借助大运会应用场景,各类创新资源在蓉城汇聚,并闪耀出创新创业创造的科技之光,自主创新的成果在这里得到充分应用,为智慧大运添彩助力,为产业发展赋能,为营城惠民贡献科技力量。

  按照国家、省市的部署,市科技局会同大运会执委会相关工作部、市级有关部门、区(市)县及赛事场馆,积极推动科技赋能大运工作。一是认真梳理各赛区、场馆的需求,组织科研力量,实施科技项目;二是广泛征集国内高校院所及企业的科技赋能大运项目产品,推动科技成果落地应用;三是举办多次供需对接活动,推动企业与场馆合作;四是借鉴科技冬奥经验,赴北京、上海等地开展科技产品招引。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科技赋能大运行动方案》,重点围绕主场馆、大运村等空间,在场馆建设、赛事保障、数字观赛等方面,实施共计170余项技术产品,覆盖30余个场馆,为办赛、参赛、观赛提供科技支撑。

  在场馆建设方面,完成绿色建筑、低碳节能、智慧运营等创新技术,让赛事运行更低碳环保。

  在赛事保障方面,通过同城“双活”云计算中心、赛事基础信息网络系统、医疗卫生保障信息平台等领域实施新技术。实现智慧交通、指挥调度、智慧安防、气象监测、智慧检测等平稳运行,让赛事举办更安全。

  在数字观赛方面,实施赛事发布、8K超高清、5G赛事直播等技术和产品。提升赛事播报转播、现场导览效果,让观赛体验更丰富。

  今年来,我们与执委会城市工作服务部等加强对科技赋能工作的统筹协调、协同推进,更新了《科技赋能大运行动方案(2023版)》,实施大运科技专项,完善和细化“一馆一表”内容,在推进“赛事侧”科技赋能项目的同时,发掘新技术新产品在“城市侧”的应用,促进城市营城兴业惠民。科技赋能大运得到众多科技企业的热烈响应和强烈支持,精彩纷呈的高水平科技成果纷纷涌现。目前,已有16家企业的科技产品、技术通过了大运执委会相关工作部认可,成为大运赞助商、供应商。在智慧生活、绿色出行、训练辅助等方面为大运客群提供可知、可感、可视的科技体验。

  在智慧生活方面,以“人”的逻辑,围绕赛事生活衣食住行,配备智慧翻译、智能厕所、智能机器人、智慧低碳蚊虫诱扑机等产品,与大运村有机融入,让服务更贴心。

  加载“大运通”APP的“掌上大运”智能终端,为各代表团提供VR导览、预约、餐饮、交通、天气等服务。“蓉宝”机器人在部分场馆提供引导、应急等服务;安置在大运村媒体中心的自动双臂拉花咖啡机器人提供的自助式高品质咖啡服务,让媒体工作者倍感温馨愉悦。

  在绿色出行方面,应用大运会智慧交通系统,打造智慧、精准、高效的综合交通服务;采用全新电池技术,在市区推广纯电动汽车,助力绿色大运;在成都地铁9号线实施无人驾驶地铁示范;在新川科技园,实施无人驾驶应用示范,实现园区内人员接驳。

  在辅助训练方面,AI数字运动一体机、智能按摩仪、乒乓球机器人等集智能化、趣味性于一身,让训练和康复更加科学有效。

  此外,还有为数众多的科技企业围绕食品安全、金融服务、城市氛围营造、环境治理、卫星通信、文旅服务等领域实施了一批独具特色的“体育+科技”示范项目,其中“大运村厨余垃圾就地无害化处理利用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公园城市建设特色花卉植物选育研究及应用示范”等重点项目的落地应用,为提升公园城市示范区能级水平,服务城市智慧发展,切实发挥了科技高质量的支撑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与有关赛区、场馆的对接合作,全力以赴推动科技项目在大运会期间的落地到位。同时,期待在新闻媒体朋友们的鼎力支持下,我们共同讲好科技赋能大运的精彩故事,努力营造时代感强、科技范足的良好大运舆论氛围。

  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张翼先生的介绍。

  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提问时请举手示意,并通报您所在的新闻机构名称。

  一、中国日报记者:

  近年来成都着力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请问陈局长,我们在体育科技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

  陈志: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成都市体育局高度重视科技赋能体育发展,会同国内顶尖体育学术机构开展数字体育研究,对全球数字体育发展态势、国内数字体育发展趋势开展研判,摸排成都数字体育相关基础、企业主体、科研机构及场景应用等情况。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特别是5G、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AR、VR等技术的突破和融合发展促进了体育的发展,体育与每个人的健身、健康密切关联,需要大量的智能装备、智能软件以及智能管理平台来服务每个人的健康幸福生活,通过科技赋能体育领域,同时引领其他行业快速发展。下面我就从企业侧、场馆侧、赛事侧简要介绍一下科技在成都体育领域应用的情况。

  一是在科技赋能体育企业方面。成都体育企业积极拥抱科技化浪潮,涌现出了一大批体育科技产品与服务。比如以数据科技为动能,提供手机预订运动场馆、健身教练等一键直达服务;通过AI技术研发,为用户提供智能硬件、AI教练、服务课程在内的科技健身方式;在运动相关智能设备的设计研发、智慧体育消费新场景打造等方面也有积极的探索。

  二是在科技赋能场馆运营方面。通过筹办成都大运会,新建改建了49个体育场馆,选择了基础设施条件好、运动项目普及率高的22个场馆开展智慧化改造,通过建设1个市级综合管理平台(场馆大脑)、22个场馆管理子系统(场馆小脑)、N个配套支撑功能(集成了流量管理、停车管理、能耗管理等9项支撑功能以及馆内智慧导航、特殊人群关怀等多项场馆端智慧应用场景),实现场馆运行全方位感知、场馆服务全业务监管、赛事保障全过程可控,既满足大运会赛时服务赛事,又服务赛后持续运营。

  三是在科技赋能赛事活动方面。在科技服务全民健身领域,运用智能健身设施和“互联网+”模式开展国民体质监测服务,依靠多维传感技术和物联网,实现远程异地个人体质数据监测、健康信息采集、运动行为状态观测,开展更科学的健身指导服务,全面提升数字化体育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搭建发布了“运动成都·体育生活地图”和“体育锻炼适宜指数”,为市民健身提供便利。在竞赛表演领域,积极满足选手参赛及市民观赛需求、优化赛事市场环境,建成集“办赛、参赛、观赛、赛事监管”于一体的赛事运营及管理平台,通过“蓉城赛事”微信小程序为载体的手机移动服务端,为广大参赛选手提供快捷报名、赛程查询、成绩查询及分享等服务,为市民观赛提供方便、安全的购票通道和赛事在线直播等服务。

  去年底,我们制定发布了最新的体育产业政策“二十条”,对科技赋能体育产业发展专门出台激励政策,鼓励体育科技产品和智慧体育场景研发应用。下一步,我们将以成都大运会举办为契机,以建设辐射全球的体育创新资源配置中心为目标,以数据为核心强化科技支撑引领,通过“技术+场景+制度”模式推动体育生产数字化、体育生活数字化与体育治理数字化,大力发展“体育+科技”“体育+互联网”“体育+大数据”等体育新经济形态,积极拓展线上健身、元宇宙体育社交、智能赛事、智慧场馆、智能体育用品等数字体育新业态,开发智慧健身场景和产品,推进体育产业“上云用数赋智”。

  二、封面新闻记者:

  在近年来举办的一些大型赛事上已经出现了各类机器人的身影,为赛事保驾护航、智慧赋能。想请问郭部长,成都大运会届时会使用机器人提供科技支撑吗,具体会应用在哪些方面呢?

  郭骥:

  感谢媒体记者的提问。智能机器人具有科技含量高、服务失误少、工作效率高等特点。为有效保障大运会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我们在赛事保障、辅助训练、生活服务等方面都引入了智能机器人。

  比如,在赛事保障方面,我们有被称为“特殊服务生”的“蓉宝”机器人,它是世界上首款带有应急功能的服务机器人,能在场馆中心递送应急包、心脏除颤器等医疗应急工具。当机器人快速赶到呼叫地点后,会自动打开内置急救箱,并同步播放心脏除颤器的视频使用教程,帮助工作人员迅速、正确地使用心脏除颤器,以及远程视频连线专家进行技术指导。除此之外,“蓉宝”机器人还能提供引导带路、信息播报、语言翻译、远程呼叫、咨询对话等智能服务。

  在辅助训练方面,高新体育中心体育馆配备的乒乓球机器人是中国乒乓球队同款训练机器人,它能实现类人体动作发球,训练接球者对发球动作的观察和预判,训练机器人还可以自定义每个球的速度、旋转和落点,针对训练需求设定多种打法,支持专业陪练的同时,也能满足市民的趣味乒乓球体验。

  在生活服务方面,我们的大运村配备了双臂拉花咖啡机器人,通过强大的人工智能学习系统,机械手臂能以像素级稳定复刻大师的拉花图案,展现极高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大运村的双足仿人形机器人是国内首款可实现快走的小型双足机器人,其高韧性强扭矩复合材料舵机属国内行业首创,所搭载的双足机器人步态算法获得了行业创新纪录,这款机器人将在大运村欢迎中心为各国代表团献上欢迎舞蹈。

  今天只是向大家简要介绍了部分机器人的情况,随着大运会的临近,其他功能的智能机器人也会进入大家的视野,大运场景中的“机器人总动员”将为我们勾勒出一幅科技赋能赛事的智慧蓝图,待场馆对外开放后,市民朋友们能够参与其中,亲身体验部分科技设施,尽享大运会“营城惠民”带来的红利。

  三、中国改革报记者:

  请问张局长,成都市将如何以举办大运会为契机,推动更多新科学技术、新科技成果从大运场景走向应用市场,真正实现办赛、营城、兴业、惠民,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呢?(中国改革报记者提问)

  张翼:

  感谢媒体的提问。最近,也有很多媒体关注到我们在大运会上的人工智能机器人,还有基于智能交通的无人驾驶小巴和无人驾驶出租车,其实这些都是成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些技术、成果的运用,而这也得益于近年来成都科技创新的不断发展。

  2020年3月,成都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截至目前,共实施一批技术攻关及产品创制、场景应用示范、人工智能社会实验和创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打造了包括智能空管、普惠金融、智慧医疗、智能制造、轨道交通、智慧农业、智慧旅游等在内的三大特色场景和四大重点场景。在试验区建设牵引带动下,成都人工智能发展能级和影响力稳步提升,基本形成从基础支撑、核心技术到行业应用的全产业链布局。所以这次大运会上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也是基于此打造的智慧交通、智慧体育等场景的赋能。

  当然,人工智能领域,只是大运会科技技术运用的其中一个领域,还有包括大数据、新一代信息技术、卫星互联等科技领域,都在此次大运会上的场景中有运用。

  近年来,成都科技创新能及不断提升,成都在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中排名全球第29位,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近年来,每年都有20余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创新活力澎湃,在蓉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15万家,科创板上市企业达到17家,这些科技创新的发展,都为这次科技赋能大运,提供了有力保障。

  办赛营城,兴业惠民。在大运会之后这些新技术、新成果也将在成都得到推广应用,真正让科技成果融入城市发展,让市民感受到科技成果带来的美好验。而这些科技赛道的上的科技成果,也通过大运会这个重要的国际赛事场景得到应用,实现成果转化,为产业发展赋能。

  四、成都电台新闻频率记者:

  大运会各国代表团入驻后,除了参加比赛争夺奖牌外,一定也想体验下成都的城市魅力与风土人情。请问郭部长,能否简单介绍一下,我们为来蓉宾客们准备的各项服务中有哪些具有成都韵味的“科技范儿”呢?

  郭骥: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成都第31届大运会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国内举办的首个世界级大型体育赛事,也是世界青年大学生沟通交流、增进了解、发展友谊的重要平台。来蓉的各国各地区大学生在实现运动梦想的同时,也将切身感受到“科技范儿”的成都韵味。

  比如,本次大运会使用的“大运通”APP,不仅提供了赛事日程推荐、赛事成绩发布和赛事资讯报道,让用户随时掌握赛事动态,还囊括了成都文化介绍、旅游线路推荐和国内景点慢直播等服务,让参赛运动员和嘉宾朋友感受魅力成都的国际范、中国风和巴蜀韵,以成都为窗口更好地走近中国、认知中国、读懂中国。

  对于参赛运动员及嘉宾来讲,能在成都见到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本身就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里的大熊猫AR互动体验,就能让体验者与大熊猫“同框合影”。这项科技应用是通过专业相机组成的360度拍摄矩阵,提前捕捉大熊猫的三维数字影像,再利用特效拍摄技术实现体验者与动态大熊猫合影留念,这种新型的交互方式,让体验者能把“真实动态的国宝大熊猫”带回家。

  此外,在东安湖体育公园、四川国际网球中心等大运会核心区域亮相的多功能智慧路灯,除了具有高光效、低能耗、寿命长的特点外,还搭载多种智能设备,可以实现WiFi网络、智慧照明、环境监测、汽车充电、信息发布、一键报警等多种功能,是“智慧城市”和“互联网+”的深度应用,也是智慧城市实现物联网感知平台的有效载体。

  或许,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难以直观感受到科技的存在,但科技“无处不在”。相信本届大运会的高科技应用定会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让参赛运动员及嘉宾领略到成都十足的天府韵味和科技魅力,市民朋友们更是在家门口就能体验到满满的“科技感”生活。

  主持人:

  谢谢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和各位发言人的回答,今天的现场提问就到这里。

  各位记者朋友如果还有问题,可以联系采访有关职能部门,也可以与市政府新闻办联系,我们将做好联络服务工作。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往期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