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2月24日电 (吴平华 张玉婧 )近日,四川省年度乡村振兴先进县、先进乡镇、示范村名单纷纷出炉,叙州区樟海镇、柏溪街道少峨村、喜龙村、南广镇七星村、安边镇黄江林村、高场镇清华村欣然上榜。这些镇、村乡村振兴工作取得哪些成效?又有着怎样的优势?
貌美如花人气旺
走进黄江林村,就来到一个花的世界,村道两旁的李花开得正欢,玉兰花绽放得正艳....。。家家房前屋后由各种花卉苗木装点着,置身其中,满眼的生机盎然。
“花已成了我们的生活中的必需品,每家每户都拼着劲养花、养苗木,就像田里种粮,土里种菜一样的平常,怎么样,羡慕我们吧。”正在庭院里为苗木修剪的村民杨从金得意的说到。

黄江林村现有村民655户,自2012年开始,为打造近郊旅游示范点,该村率先开展苗木种植,光种植收入就达2000余万元。
苗木花卉养好了,村容卫生又被列入重中之重。
“我们在每个村民小组都修建了垃圾池,有效实现了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并且垃圾车会进行定期转运。”黄江林村党支部书记任九龙说,该村5个村民小组共配备保洁员19名,实现村民小组保洁员配备率达100%。
通过人居环境整治,村民们的环境保护和卫生意识都在提高,村上也通过制定卫生评比制度及标准,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修建污水化粪池、排水沟、排水井、沉砂池,使环境卫生得到常态化的保持。
在采访中看到,村民们都用上了卫生厕所。小厕所关系着大民生,黄江林村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全力推广三格式化粪池安装,整村推进卫生厕所改造,新建公共厕所1处,实现生活污水处理农户覆盖率60%以上,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并且成功创建省级卫生村。

“亭台楼阁新希望,现在农村空气好,环境好,不比城里生活差。”村民张运虎脸上洋溢着笑容。
由于环境好,又离城区很近,因此每到周末和节假日,村子里都会迎来一群群前来采摘草莓或者赏花的游客,为这个美丽的乡村增添不少人气。
实力强劲底气足
花卉苗木不仅为村上增添一道亮丽风景线,更是鼓起了村民们的腰包。
黄江林村引进天堂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艺和园林等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流转村民土地1150亩,用于种植花卉苗木。村民除了收取土地流转费,还可以到公司务工,每年仅工资就有4万余元,而村上常年务工人员有300余人。
立足生态优势和资源禀赋,黄江林村做大做强茶叶、花卉苗木、优质水果等特色主导产业,种植面积达4500亩。“我们以天堂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艺和园林景点为核心进行打造,建成产、养、游、购为一体的康养、茶叶、花卉基地。”任九龙说。
在黄江林茶业专合社,村民饶泽莲带着新采的茶叶刚过完称,心里乐滋滋的。“目前茶叶收购价格73元一斤,今天卖了500多元。”饶泽莲说,自家种植茶叶面积3亩,今年产值预计1.5万余元,加上在天堂湾农业公司上班,全年收入大概4万元,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黄江林茶业专合社流转土地500多亩发展茶产业,带动全村村民共种植茶叶3600多亩,今年年产值有望突破1000万。黄江林村以基地为核心,辐射带动村民发展产业,实现茶叶、花卉苗木收入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60%以上。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5000元左右。
集体经济为发展添后劲
响应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号召,盘活村级集体土地、山林、水面等资产资源,黄江林村于2018年6月挂牌成立合作经济联合社。“村上想为百姓办事,没钱光喊口号是行不通的。”任九龙说,成立农村合作经济联合社后,村上开始探索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2019年黄江林村向上级争取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资金100万元,全部投入到天堂湾农业公司,发展了60亩优质花卉苗木基地,2020年村集体经济纯收入4万多元。

黄江林村成片的茶园。张玉婧 摄
村企联建经营模式,促进了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享收益。同时,黄江林村加大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投入力度,创新村集体的盈利模式。“去年我们通过人居环境整治项目资金购买了垃圾车,除转运本村垃圾,还服务周边村,预计一年纯收入3万元左右。”任九龙说,在发展集体经济方面,村上于2019年底开始探索农户以土地入股合作社,合作社再入股农村经济合作联合社的模式,发展茶产业。2020年发展50亩,收入1万元左右。
“虽然目前规模不大,但是已经迈出了第一步,这也是盘活荒山高山土地的重要途径。”任九龙表示,今年村集体经济纯收入可达1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壮大了,今后不管是发展产业还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村上开展工作才能更有底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