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四川第一人口大县安岳的脱贫攻坚答卷
2021年02月24日 13:29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2月24日电(吴平华 朱国强)初春时节,漫步于四川第一人口大县安岳大地,一条条蜿蜒的水泥路通村入户,一座座漂亮的小洋房林立村庄,一口口山坪塘水平如镜,一个个柠檬园绿意盎然……这些脱贫攻坚的丰硕成果,印证了安岳各级党政干部和全县人民群众不畏艰难、书写传奇的闪光足迹,给安岳大地添注了蓬勃的发展活力。

  安岳属于四川省非贫困县,幅员面积2700平方公里,辖46个乡镇(街道)、553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158万,是四川第一人口大县。全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村162个(村级建制调整后为135个),贫困人口11.9万,是片区外贫困村总数最多、贫困人口总数最多的县。

安岳扶贫干部与贫困群众亲如一家。
安岳扶贫干部与贫困群众亲如一家。 

  面对贫困数量大、范围广、程度深等严峻形势,安岳县委、县政府始终聚焦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目标,将整体规划、制度设计、政策完善、机制建立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准则,安岳全县上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热度、速度,尽锐出战,勠力同心向贫困发起猛攻。目前,全县162个贫困村、11.9万贫困人口全面退出贫困序列,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

  决胜脱贫勠力同心攻城拔寨 

  南薰镇报恩村第一书记陈洪刚,工作队员邹华,下村前两人均是安岳中学教师,同时还是夫妻,立足三尺讲台,教书育人。为了在脱贫攻坚战场贡献教育力量,二人毅然奔赴脱贫一线,成了扶贫路上的“夫妻档”。

  放教本,换脑筋,进村入户找穷根。要想把脱贫攻坚“这堂课上好”,只有深入了解了全村情况以及贫困户家庭状况后,才能结合实际,针对性谋划下步工作。刚到报恩村时,夫妻俩买的第一件物品就是“桶桶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驻村工作队一起,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入户走访,摸清了全村“家底”,形成了走访台账。

  教书要因材施教,脱贫要因地制宜。在了解到报恩村基础设施差、群众思想落后、集体经济为零的严峻情况后,夫妻俩马上行动,扶贫扶志两手抓。经过长期艰苦努力,取得明显成效:通过统建与自建相结合的方式,报恩村已经实现了社社通硬化路;通过以购代扶活动的开展,以购代扶小家禽出售从最早的162只增加到2020年6月的1265只,收益大幅增加让贫困群众明白了勤劳才能致富的道理;通过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报恩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的华丽蜕变,全村种植柠檬120亩,种植大雅、无核沃柑等果树180亩。

安岳县石羊镇凡水村贫困户危房改造后现状。
安岳县石羊镇凡水村贫困户危房改造后现状。 

  2019年,报恩村摘去了贫困村的帽子,全村8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在帮扶中能为群众解疑难、办实事,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是帮扶干部感到最高兴和自豪的事。”陈洪刚说到。

  在脱贫攻坚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扶贫干部是顶在最前线的战士。在安岳县,像陈洪刚这样常年驻村的第一书记有398名。按照“五个一”和“三个一”驻村帮扶工作要求,除安排有第一书记外,贫困村还安排有县级挂联领导、驻村工作队、驻村农技员、帮扶部门等力量。20户以上的非贫困村还安排有农业技术巡回服务小组、结对帮扶责任人等力量。扶贫队伍紧盯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加强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动态监测,全面防返贫、阻致贫、稳脱贫,切实提升脱贫质量。

  同时,安岳县大力健全完善社会扶贫工作机制,通过开展“以购代扶”“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扶贫活动,鼓励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帮助贫困村发展产业,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帮助贫困家庭解决就业就学就医等难题。

  涓涓细流,汇聚成河。安岳县上下齐心,形成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凝聚成了脱贫攻坚的强大力量。 

  加大投入全面改善基础设施 

  “这辈子我想都没有想过能住上这样的好房子,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说起2015年新建的房屋时,文化镇宝林村62岁的贫困户谢光蓉幸福地笑得合不拢嘴,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她在新建房屋的屋顶上插上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让它在新房上迎风飘扬。

  住上好房子,是过上好日子的基础。让贫困群众“住有所居”,是安岳全县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目标。安岳县按照“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2017年底在护建镇、两板桥镇等14个乡镇实施的185户650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全部完成,搬迁入住率、拆旧复垦率、资金补助兑现率100%。按照“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总体要求,完成162个贫困村新村建设任务,对C、D级危房进行全覆盖改造,对存在“跑风漏雨”的住房进行全覆盖整治。如今走进贫困村,昔日的破旧房屋早已没有了踪影,呈现在眼前的全是漂亮的青瓦房、小洋楼。

安岳县石羊镇龙柳村致富小康产业园 。
安岳县石羊镇龙柳村致富小康产业园 。 

  走进天马乡画青村,一条条硬化路四通八达,道路两旁还安装有路灯,新建蓄水池11口,维修山坪塘1口,维修引水渠沟及排水渠沟2.5公里,村民的出行和生产生活十分便利。

  安岳县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始终贯穿“抓项目、重落实、促发展、保民生”这条主线,将全县计划脱贫的162个贫困村作为交通扶贫、水利扶贫、能源扶贫的主战场,共完成交通通畅工程335.7公里,实现“内联成网、外联成环”,100%建制村、85%的社和80%的户通硬化路;新建维修山坪塘、蓄水池等生产用水基础设施800余个,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用水难题;全县建有城乡集中式供水工程43处,分散式供水工程87901处,贫困户安全用水覆盖率达100%;投入1798万元,实施农村能源建设扶贫项目9个,其中规模化大型沼气工程4个,新村集中供气5个,在贫困群众生活用能、产业提质增效和保护生态环境上实现突破,帮助贫困户节流节支、开源增收、过上好日子。

  “党的政策好呀,不但帮我们改造了危房,还帮我们解决用电、用水问题,免费为我们接通广播电视信号……”近日,走进天马乡画青村李国芳家,家里的家具摆放有序,老人和孩子正在客厅观看热播电视剧。

  安岳县不仅花大力气为贫困群众解决了住房、道路、饮水等问题,还全面打通了群众安全用电、收看广播电视的“最后一公里”。早在2018年,安岳县分期总投入28882万元,完成了162个贫困村电力农网升级改造,县域内所有贫困户已达到有安全用电标准。现在,贫困群众劳动之余,既可以看新闻关心时事,又可以看电视剧放松心情,甚至有时还不忘唱上两曲,以表达自己的幸福喜悦之情。

  多措并举开对“药方”力斩穷根 

  靠着酸柠檬,摘下穷帽子,过上甜日子。“一天能挣七八十,我就在园里除草、施肥、套袋。”在驯龙镇菩堤社区三组,柠檬园内生机盎然,已经脱贫的贫困户蒋素琼正在柠檬园中除草。

  脱贫致富,产业是关键。“目前社区主导产业是柠檬产业和小家禽养殖,初步形成了柠檬种植、水果种植、中药材种植、生猪养殖、水产养殖、小家禽养殖六大支柱产业。”社区第一书记黄志帅介绍道,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是驻社区工作队和社区一直坚持的重点工作,利用脱贫资金和市级产业发展资金,在社区投入70万元,建立两个柠檬产业园,其中一个柠檬产业园,就可以让全村老百姓集体经济人均增长11元。目前柠檬产业园吸纳近百名群众务工就业,解决当地贫困群众务工难题70余人,就近务工让贫困户每年增收3000至6000元。

  柠檬产业的发展并非一枝独秀,养猪场也让老百姓增加了收益。在朝阳镇朝阳洞村,村集体和重庆日泉农牧有限公司合资建立的养猪场里,采用现代化技术养殖,猪场通风无异味,年出栏肥猪4000头。

  “养殖场的员工都是附近的贫困户和低保户,他们通过双手创收,彻底摆脱贫困。”该村村支书郭俊说道,该猪场2020年给村集体带来20余万元的收益,给老百姓带来100元左右的人均纯收入,也为下一步的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据了解,为推动集体经济发展,朝阳洞村帮扶单位组织驻村工作队及村“两委”还积极发展了20亩中药材种植。

  脱贫攻坚以来,全县围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特”思路,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原则,162个贫困村均制定产业发展规划,逐户量身定制产业促脱贫措施,柠檬、中药材、生猪等产业得到长足发展。2016年至2019年,全县累计投入各类产业发展资金3655.7万元,发放产业到户资金1.3亿元,规划落实连片产业发展资金500万元,安排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8100万元、村均50万元;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等模式,大力发展致富产业,带动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

  紧盯目标脱贫成果不断巩固 

  在兴隆镇学堂村,因故失去双手的蒋能清成了该镇成功脱贫的榜样。 

  “感谢国家的帮助扶持,国家给我们帮助,我们自己肯定也要使劲奋斗啊。”谈及脱贫过程,蒋能清一个劲儿地说着国家政策的好。 

  因故失去双手后,蒋能清曾经气馁过、伤心过。为了帮助他摆脱贫困,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为蒋能清逐项落实相关扶贫政策,从他的弱项着手进行帮扶。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残疾人扶贫生活补贴、农村低保兜底、政府购买医保……一项项政策的落实,让蒋能清看到了家庭的新希望。

  2019年,蒋能清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组织下,前往乐至县宝林镇、安岳县岳阳镇的大型养殖场参观考察,学习养殖技术。回来后,蒋能清将房子边上的撂荒地全部利用起来,养上了200只跑山鸡,同时带动周边5户贫困户一起养起了跑山鸡。

  作为学堂村的脱贫致富典型,2019年底,蒋能清被兴隆镇评为“兴隆榜样”,成了大家眼中的“明星”。如今,蒋能清经营着副食店、农资店;2020年收了两亩多油菜,种了一亩多水稻,养着百来只鸡,还带着外孙子、外孙女,和和美美的日子让蒋能清知足又感恩。

  蒋能清脱贫致富的典型案例,只是安岳县提升脱贫攻坚质量的小小缩影。 

  脱贫不脱责任、不脱政策、不脱帮扶、不脱监管。围绕脱贫攻坚“四不脱”原则要求,安岳县重点做好后续帮扶计划和巩固提升工作,确保脱贫成效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农村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确实好,解决了发展柠檬产业的资金缺口。”谈起之前65万元的全县首笔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李长松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几年前,李长松带领村民组建了安岳县金牛柠檬专业合作社,加入合作社的贫困群众以土地入股和资金入股相结合的方式,享有保底租金和盈余分红,只要合作社健康运营,贫困户就有稳定收益。李长松之前因资金链断裂,为筹措资金四处奔波,县委政府及时出台政策,支持以土地流转收益作保证贷款,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合作社得以健康持续发展下去。

  “撬动农村发展的重要杠杆是资金。农村土地流转收益质押等新的金融支农模式,是疏通农村产业发展梗阻的重要手段。”安岳县金融办负责人表示,农村贫困群众在与市场融合、获得金融信贷支持、抵御风险等方面存在各种局限,以股份合作社的形式,由致富带头人带领贫困群众共闯市场、共享收益,是一条实现精准扶贫、巩固扶贫成果、提高扶贫质量的有效途径。金融支农模式的创新,对于丰富农村金融产品、拓宽农户融资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

  田野乡村间,一幅幅脱贫攻坚后的生动画卷正徐徐展开,宏伟的小康梦在这片土地变为现实……“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安岳人将满怀信心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