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珙县县委宣传部“三化”并举 刷新党史学习教育“成绩单”
2021年04月25日 16:35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25日电 (吴平华 张忠秋 单华燕 )  党史是强党、资政、育人的最好教科书,自2月20日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召开以来,珙县各部门(单位)、乡镇以史为镜、以史明志,多措并举开展学党史活动,交出了十分亮眼的党史学习教育“成绩单”。其中,珙县县委宣传部精研“三化”学习法,切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不断刷新学习成效,在珙县学党史成绩单中占据重要篇幅。

一起参观、学习。张忠秋 摄
一起参观、学习。张忠秋 摄

  清单式量化

  为党史学习划重点

  近日,珙县融媒体中心干部职工们的办公桌上,都不约而同多了一本笔记本,封面上书写着“党史学习教育专用”,逐一翻开来,里面已经密密麻麻写了不少内容。“党史学习专题学习会上,各位领导、同事将学党史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带着大家一起梳理和学习,每次都能收获很多干货,不仅增长见识还能指导平时的工作。”珙县融媒体中心的编辑刘倩,将党史学习笔记当作“工作宝典”,十分珍视。

  下沉到基层单位的专题学习会,是珙县县委宣传部党史学习教育“规定动作”中的一个剪影。为了厘清学习思路,倒逼成果转化,珙县县委宣传部火速成立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印发《中共珙县县委宣传部党史学习教育方案》,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制定党史学习教育任务清单,明确22个党史学习教育规定内容事项及时限,要求部门上下“背诵全文”并照单落实,目前已完成规定动作事项10个。

  多渠道强化

  全方位上演随堂考

  同仇敌忾保家国,万众一心搞建设,党的历史是鲜活而生动的,学党史也不应只停留在文本上,因此珙县县委宣传部在前期理论学习基础上,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创新学习形式,营造出沉浸式党史学习氛围。

  以“三讲一学”多视角呈现党的奋斗历程和百年荣耀,通过普通党员微宣讲、班子领导专题讲、邀请市县宣讲团成员专家讲、走出去体验学等渠道使党员干部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截至目前,珙县县委宣传部已开展党史宣讲6场次,组织党员干部2批次50余人到赵一曼纪念馆、李庄廉洁文化教育基地学习,充分调动起部门干部职工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同时,结合宣传战线特有优势,珙县县委宣传部着力推动“掌上学”全覆盖。通过视频云连线,动员异地退休党员参与集体学,同年轻职工共同研讨;督促党员干部每日打卡“学习强国”“川观新闻”“传奇珙县”等APP,形成学习常态化;此外,围绕党史知识答题版块开展“随堂考”,日均活跃“参考人数”达60余人。

党史学习教育知识竞赛。张忠秋 摄
党史学习教育知识竞赛。张忠秋 摄

  实践式深化

  向群众递交成绩单

  党的历史是党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的历史,在党史学习“考卷”前,人民是唯一的“阅卷人”。珙县县委宣传部深谙其是,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践行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活动开展以来,部门上下参加爱卫、安全、文明等志愿服务活动200余人次,发放宣传单4000余份,创新开展的换岗实践更是密切了干群的血肉联系,在县域内掀起走基层、办实事的热潮。

  学习是手段而非目的,如何才能将学习成果转化成实际工作成效?珙县县委宣传部决定“问政于民”。

  4月12日晚八点十分,“为民办实事,请您来问政”响彻珙县的大街小巷,珙县融媒体中心搭建的网络问政直播间通过传奇珙县APP、LED屏走进千家万户,针对前期面向群众征集的300余个问题作出首次回应,在全县引起热烈反响。

  通过“共谋新发展”直播间,“面对面”拉近干群距离,是珙县融媒体中心在县委宣传部“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下开展的创新之举,至今举办9期,收听收看人数破万并仍在持续增长中。借力网络传播新趋势,以直播的形式搭建干群沟通的“连心桥”,将为民办实事“答卷”直接交到群众手中,珙县县委宣传部聚焦群众困难事、烦心事,全力助推党史学习教育抓落实、出成效。

  百年党史,岁月峥嵘,有太多的真理、智慧、坚韧、无畏值得我们去回溯、去传承。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征程中,党史学习教育任重而道远,积跬步至千里,珙县县委宣传部一直在路上。(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