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26日电 (吴平华 吴茜)城市的文化内涵需要星火燎原、热力传递,当一群80后与“80”后思维碰撞,他们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中国,是我的祖国,生我养我风雨中走过……”近日,在成都市青羊区的老城墙下,一位帅气的网红达人深情演唱一首《中国》,激昂的歌声吸引了游客路人的关注与共鸣。这是“80后” 蓉漂志愿者邓力川,他用自己的特长开启爱城市的方式,拉开这堂特殊课堂的帷幕。
“现今能看到的老城墙还有9段”,一位看起来面熟、中气十足的“80后”大爷站在城墙边,面对一群认真听讲的“学生”,又打开他的话匣子,“五丁桥转弯那一截,顺到府河,往府河下游走,不到100公尺,那一截是真资格的老城墙。”走进青羊街巷,处处皆可找寻巴蜀文化的缩影,老街新景、旧址公园、原住民新居民,无不为城市的乐观包容而充满热爱。源远流长的少城文化,其代代不辍的传承,滋养着天府之国的精神土壤,这位大爷正是研究巴蜀文化的佼佼者、大家熟知的民俗文化达人——袁庭栋老师。这位居住在青羊的巴蜀文化研究专家,凭借对成都文化的了解与个人魅力,收获了大批忠实粉丝。而袁老作为青羊聘请的一名特殊“社区导游”,已经参与了多场街巷游线发布活动,他无时不刻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讲述天府文化,抖音直播上的百万粉丝证明了他对城市的热爱。
25日,青羊区组织数十所中小学百余名、大多数为“80后” 的历史老师齐聚老城墙,参加这堂生动的“党史课”。讲堂由青羊区委社治委联合区委组织部、青羊区文明办、青羊区教育局及区文联共同发起,为献礼建党100周年,围绕成都市加速推进幸福美好十大工程,引导全区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史、铭记党史,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袁老带领参与者触摸历史、展望未来,走城墙-穿街巷-进校园,从老成都蜀都味讲到城市化进程新发展,这条别有意义的街巷游线,用袁老口述的方式,将学党史与学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与社会主义发展史融会贯通,全方位诠释青羊老故事,呼应“追忆时光记忆,展望青羊机遇”的城区发展主题。

触摸老城墙,聆听老故事。愉快的街巷行走结束后,大家来到成都树德实验中学参加现场分享。袁老认为,这次讲堂很有意义,每个老师的背后会覆盖一群可爱的孩子,讲述中透露出他对教师队伍的尊重,在教育上的最大的影响就是读书。作为川大历史系毕业的研究生,袁老更是对现场这群“特殊学生”娓娓道来成都的文化沉积。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记录下每个城市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而一座城市要发展,就更不能忘掉文化的根”,这个话题一提出就引起了现场历史老师的共鸣。成都的历史文化很深厚,但由于许多客观原因,青少年与这些文化渐渐疏远陌生。如何用手中的老照片、家里的老物件、城市的老故事,让学生们重新认识我们的街巷、我们的社区、我们的城市,成为老师们现场热烈讨论的话题。
全程认真听讲的“80后” 彭老师表示:“今天听了袁老的分享感同身受,历史和未来的联系很微妙。我们这群80后要把袁老这位“80”后的接力棒传承下去,创新我们的教学方式,带领学生走出校区走进社区,共同了解他们所生活街巷的背后故事,让青羊广大学子爱城市爱成都,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