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zxjzzsc > 中国新闻网

上千建设者8年艰苦奋战 成兰铁路榴桐寨隧道贯通
2021年04月26日 15: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连通大山的成兰铁路榴桐寨桥。(航拍图片) 刘忠俊 摄

  中新网四川茂县4月26日电 (记者 刘忠俊)26日上午,随着最后半米拱部围岩成功凿通,上千名建设者经8年艰苦奋战,成(都)兰(州)铁路(下称:成兰铁路)榴桐寨隧道顺利贯通,为该条铁路全线贯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成(都)兰(州)铁路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规划网“兰广”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时速200公里,是继青藏铁路后我国又一条在海拔3000米高原修建的“天路”。

  远眺穿越群山的成兰铁路桥梁。(航拍图片) 刘忠俊 摄

  榴桐寨隧道位于四川茂县渭门镇和沟口镇境内,由中铁二院设计、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隧道全长16.312公里,隧道最大埋深达1410米,埋深500以上段落近11公里。“榴桐寨隧道是成兰铁路软岩大变形最严重的隧道之一,为降低施工及运营风险,设计采用了双洞分修方案。”中铁二院成兰铁路项目经理周跃峰称。

  “全隧围岩岩性均为极为软弱破碎的千枚岩、炭质千枚岩,其中IV、V级围岩占比达85%以上。对施工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极大。”中铁十二局成兰铁路项目总工杨卫介绍,榴桐寨隧道地质地貌十分复杂,具有“四极三高”显著特点。四极为:地形切割极为强烈,构造条件极为复杂活跃,岩性条件极为软弱破碎,汶川地震效应极为显著,三高为:高地壳应力、高地震烈度、高地质灾害风险。榴桐寨隧道位于位于薛城至卧龙“S”型构造带北东段与石大关弧形构造带东段复合部位,岷江断裂带南段。受区域构造影响,断层、褶皱发育。隧道总体穿越由永顶倒转向斜和火烧坡向斜、火烧坡倒转背斜组成的复式褶皱构造,中间被大岐山断层所切断。

  成兰铁路榴桐寨隧道贯通现场。 刘忠俊 摄

  成兰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成兰指挥部副指挥长肖霞林表示,榴桐寨隧道2013年开工以来,克服了岷江断裂带地震频繁、岩性软弱,地应力高达37Mpa,洞内发生严重大变形,且群洞效应明显等地质困难。通过科研攻关,施工中采用高墩基础三联跨超大型明洞,将桥、站台、车站行车室等共同防护,并采用坝形空心基础,外吊模台车等创新方案解决软弱基础及既有桥梁等条件下修建大型明洞的难题,在控制大变形方面,采用主动控制技术,创新提出长短锚杆组合及大断面开挖快封闭的工法等一系列大变形处理技术,解决了近5公里软岩大变形问题。

  据了解,成兰铁路建成通车后,将结束川西北地区没有铁路历史,与既有宝鸡成都铁路、兰州重庆铁路及四川西藏铁路、成都西安铁路共同构建连通西北、西南及华南沿海的干线铁路通道。(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