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全国首部乡村振兴影片《战旗飘飘》将5月25日上映 获专家称赞
2021年05月22日 11:0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22日电(王爵)全国首部乡村振兴题材电影《战旗飘飘》将于5月25日正式上映。该电影是全国首部反映乡村振兴题材的影片,该影片主要取景、拍摄于成都郫都 。

《战旗飘飘》专家研讨会。
《战旗飘飘》专家研讨会。

  该片主要讲述了旌旗村支部书记马先贵带领村里年轻人,充分发挥党支部坚强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抢抓机遇,发展特色产业,带领全体村民走上乡村振兴之路的故事,被喻为新时代的《咱们村里的年轻人》。

行业专家发言。
行业专家发言。

  《战旗飘飘》由魅力映像影业联合中央党校出版集团•国家行政学院音像出版社、成都传媒集团、蜀都乡村振兴公司等十余家出品方共同创作出品。在北京举行的《战旗飘飘》专家研讨会上,在场专家评价电影画面美,音乐风格很强烈、很添彩,叙事风格通俗,镜头语言非常伶俐,摄影风格也很特别,充满着“诗意现实主义”,并对电影的主题创作、主旨思想、艺术特点、人物塑造、拍摄手法等内容进行了全方位分析和解读。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指出影片具有较高的思想、艺术价值,做到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正确导向与正能量激发观众、引领观众、感染观众。《战旗飘飘》有生活的质感、扎根于人民,进入第一现场,给观众以强烈的新鲜感和“现场感”,呈现出了鲜明的时代内涵和人文情怀,展示了全新的乡村审美感受。

电影《战旗飘飘》取景场地。
电影《战旗飘飘》取景场地。

  对于影片人物的塑造,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尹鸿最大的感触是:《战旗飘飘》表现了当前现实的复杂性,塑造了具有正义感的人物形象,反映了农村正在发生的波澜壮阔的时代变化。

  从题材上来讲,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所长丁亚平坦言:在电影市场上,以乡村振兴为题材而进行创制的电影目前还不多。《战旗飘飘》是一部既具有现实主义表现力,同时又将当代乡村新景观做了多重源溯,对美丽乡村做了礼赞的影片。影片将精英视角和平民化、大众化的艺术手法自觉结合,反映了时代的变化,是对民族国家话语的书写,饱含着人文关怀,同时具备通俗娱乐的类型化的叙事特色。

电影《战旗飘飘》外景。
电影《战旗飘飘》外景。

  在《中国电影报》社社长、《当代电影》杂志主编皇甫宜川看来,电影《战旗飘飘》在紧扣时代主题,传播主旋律的同时,展现出新农村的当代风貌、极具特色的乡土文化,以及乡村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影片揭示了当下乡村真实的生活现状,表达了对土地和发展的思考,特别是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用电影化的方式建构了一个颇具当下性的乡村景观,是一部现实意义很强的乡村振兴题材影片。

  《光明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李春利的评论非常细腻,她提出了影片中的六个“隐喻”,并表示:和平年代,硝烟弥漫的战场虽然不在,但是对于村干部来说乡村振兴的战场一直都在;片中数次飘扬的旗帜象征的便是初心和目标,而影片中拆除的砖厂,代表着意识中的短视、自私,重建的新家园、新的世界,暗含的是子孙后代的未来。

  著名编剧、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宋方金总结影片是一部“三交之作”: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交接之作、乡村内部与乡村外部的交锋之作、乡村基层新老干部的交替之作,是我国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之间这样一个伟大进程的一个影像化的展现。

  会上,新闻传播研究专家和农业农村政策研究专家给予了很高评价,认为电影紧扣时代脉搏,突出乡村振兴主题,政策解读准确,是一部乡村振兴题材首创精品力作。(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