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29日电 (高秋萍)5月28日,新华学校第二届戏剧节暨“传统文化进校园与美育融合育人”校长论坛活动举行,旨在探索传统文化进校园与美育融合育人并举,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以此推动学校美育工作的创新开展,建立学校文化特色,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审美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次活动由成都高新区教育文化和卫生健康局、成都高新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四川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指导,新华学校承办。特邀四川省委宣传部文艺处余倩老师,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白杨老师、徐豪老师,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张垚所长,成都市教育局唐凡老师,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任平副院长,四川省鼎兴名师工作室导师胡琳老师、陈冠夫老师,新华社四川分社分党组成员、常务副总编辑杨三军,中国新闻社四川分社邹辉社长莅临指导。广汉市连山二小、广汉市广兴小学、广汉一小等友好学校的校长、朱祥勇高新区名校长工作室成员、市区部分艺术教师代表和部分学生家长参加了此次活动。

上午九点,新华学校第二届戏剧节在管乐社团的演奏中拉开帷幕。新华学校朱祥勇校长为活动致辞,他向各位领导、嘉宾的到来表达了由衷的感谢和欢迎,并介绍了学校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开展情况。
开幕式上,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白杨老师谈到,从走进新华校园的那一刻开始,就感受到了学校浓厚的校园文化和育人氛围;从孩子们灿烂的笑容、文明的言行可以看出学校素质教育取得的成果,与会领导和专家一起观看了精彩的节目。

听,清脆的军鼓声,敲响了童年的乐章,也开启本届戏剧节的大幕,是高新新华学校管乐队的同学们用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带领大家去《夏威夷冲浪》,感受《摇滚力量》。
合唱社团和舞蹈社团的孩子们带来歌曲《朵朵花儿向太阳》,甜美的嗓音引得在座嘉宾赞不绝口。

《川剧变脸》让台下的同学们尖叫声不断,家长朋友们也用手机捕捉着精彩瞬间。

充满活力的啦啦操队员们表演着《出发吧!天使》。

二年级同学用精彩绝伦的旗帜表演《中国红》诠释着每一个新华人爱党爱国的拳拳之心。

独具新华特色的《川韵课间操》浸润着每一个孩子,营造出浓厚的戏剧文化氛围。

儿童剧《愚公移山》,让我们看到一个个小演员对人物形象、故事内涵精准的把握和富有创意的表达。

七年级同学以诗朗诵《创美未来》,让我们感受到学子们勤奋上进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川剧社团的孩子们带来的《梅花绝句》让在座的每一位领略了川剧的魅力。

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艺术研究院)曲艺团也为活动助力,带来四川清音《诗韵成都》。
戏剧节表演结束后,来宾们还参观了新华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川剧博物馆,该校营造的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深深地打动了他们,一位来宾这样说到,在一所学校里有这样好的资源和条件,是孩子们的幸福。
随后,还举行了“传统文化进校园与美育融合育人”校长论坛,多位校长作了精彩发言。
新华学校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中小学传习普及基地、全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先行先试示范校、四川省教师专委会中小学生发展指导研究中心,在课程建设整体规划中,将传统文化教育、家国情怀培养作为课程的重要板块。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在厚植中华文化底蕴、涵养家国情怀、提升人格修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增强育人功能,提升学生文化自信。比如,学校的传统节日课程、川剧+课程、书法课程、蓝染课程、经典诵读课程等,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有序推进,把中华传统文化全程、全域融入学校课程建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