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四川泸州:“智慧平台”提升应急能力 化解安全生产风险
2021年06月02日 20:09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2日电 (记者 刘忠俊)6月,第20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中、省媒体走进了四川泸州市应急局、综合应急救援支队、消防救援支队以及郎酒包装基地现场了解安全生产工作落实等情况。

  据了解,泸州是全国14个精细化工基地之一,现有化工医药生产企业63家,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457家、重大危险源85处;煤矿22处,其中高瓦斯矿和煤与瓦斯突出矿18处,水文地质类型复杂、极复杂矿井4处;非煤矿山197家,其中列入高危行业非煤矿山87家;防火重点单位1587家,高层建筑1925栋,客运车辆2268辆,各类船舶722艘。安全生产监管范围涵盖所有高危行业,点多、面广、战线长、难度大,被称为“五毒俱全”,是四川安全生产监管任务最重的市(州)之一。

泸州应急局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忙碌。记者刘忠俊摄
泸州应急局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忙碌。记者刘忠俊摄

  此外,泸州因地处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过渡地带,极端气象时有发生,山洪、泥石流多发。森林面积936万亩,有5个森林中火险区县,森林防火压力大。“从2014年起,泸州市在全国率先建立安全生产市长督办制度,安排部署安全生产工作,交办问题隐患,累计已召开72次。”泸州市应急管理局局长李华桂称,该市将安全生产作为目标绩效考核“一票否决”事项,率先建立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及党政领导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同时,在17个重点行业领域5462家企业推行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构建全员、全过程、全岗位责任闭环体系。

消防特种机器人吸引市民。记者刘忠俊摄
消防特种机器人吸引市民。记者刘忠俊摄

  机构改革后,泸州市应急管理局升级打造了“智慧应急”,突出安全监管、监测预警、救援指挥、决策支撑运用和政务管理五大功能。记者在指挥中心看到,“智慧应急”大屏连接了交通、交警、社区街道以及企业生产现场等各类视频监控系统,能实时调取现场视频和调度指挥。“平台融合了20个部门34个业务系统的2.9亿条数据信息,对危险化学品、煤矿、建筑施工等企业在线监测、实时监控。”李华桂称,通过该平台实时掌握水文信息、应急救援、群众转移等情况,实现指挥调度“看得见、喊得应、调得动”。2020年8月13日,泸州纳溪区江面出现疑似罐体漂浮物正沿江向下游漂去,工作人员利用“智慧应急”平台迅速调集多个部门,历时14个小时成功将罐体控制并吊上岸。“这样跨层级、跨部门、跨区域地高效精准应急处突在过去是很难想像的。”

正在开展飞檐走壁训练的消防员。记者刘忠俊摄
正在开展飞檐走壁训练的消防员。记者刘忠俊摄

  同时,泸州市还瞄准“全灾种、大应急”,建立应急救援队伍92支,按照国家队(235人)、政府队(326人)、企业队、专业队、辅助队、专家队、支撑队分类动态管理。储备应急救灾物资40余种、价值9000余万元,与四川警察学院、上海金汇通用航空等校企合作,引进灭火机器人等高端装备,全力提升“水陆空”综合应急救援能力。

  走进泸州市消防救援支队,一排特种灭火机器人和无人机十分显眼。这42台特种机器人是泸州市政府为消防救援专门组建成立的四川省首支机器人救援大队。包括防爆灭火机器人、中倍数泡沫灭火机器人等9类,同时还配备了先进的水下机器人和投弹式灭火无人机,进一步提升了泸州市消防救援队伍综合救援能力。

 综合应急救援支队队员正在开展队列训练。记者刘忠俊摄
综合应急救援支队队员正在开展队列训练。记者刘忠俊摄

  2021年以来,泸州市开展安全生产领域监督检查1.98万余家次,发现问题隐患4.08万余项,立案查处830余起,罚款4500余万元人民币,责令停产停业11家,移送司法机关查处4人,移送监察线索4条。

  泸州市应急管理局表示,将进一步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推进国家安全发展示范试点城市创建,强化安全监管执法,加强森林火灾防控,提高灾害防救以及综合应急处置能力。(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