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17日电(伍排勇 董晓洁)“我们以前就隔村委会远,现在合村了隔得更远,除了选村长的时候要去公开栏看一下,其他时候都难得去看。现在村上建了这个‘阳光村务’群,手机上就可以看到各类惠农资金发放情况,再也不用跑去问会计我的退耕还林那些好久打钱了。”汶川县绵虒镇和谐新村村民姜晓翠自从加入村里的“阳光村务”群后认为对村里的事务公开更加明白,心理也很踏实。
汶川县大部分村处于半山和高半山之间,广大村民居住分散,查看村里的“三务公开栏”距离远、耗时长,特别是外出务工人员对本村(社区)情况根本无法了解,再加之部分村(社区)对“三务公开”不及时、不真实、不详实,侵害了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为解决这一问题,汶川县创新举措,通过在各村(社区)建立“阳光村务”微信群,实现“三务公开”在微信群内在进行“二次”公开,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切实“管住”村干部手中的“微权力”,倒逼村(社区)三委严格履职,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全面延伸。
六月的汶川碧空如洗,炎炎烈日下,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随时可以看到镇、村干部在指导群众通过“阳光村务”微信群查看村级“三务公开”信息,群众学的认真,干部教的仔细,群众踏实了,干部也就安心了。
“给群众一份‘明白账’,就是给干部加一层‘保护罩’,近年来因为‘三务公开’工作落实不到位造成群众信访的情况较多,群众心里有怨气,干部心里有委屈,阳光村务工作开展后,这类信访矛盾将迎刃而解。”威州镇纪委副书记尚应兰如是说。
截至目前,汶川县77个村(社区)共建立了97个“阳光村务”微信群,覆盖干部群众38000余人,解决了以往“橱窗式”的“三务公开”时间短、传播慢、受众少的问题,实现广大群众随时随地打开微信就能了解村(社区)工作,方便群众查询和监督,充分维护群众的知情权和质询权,及时化解干群矛盾,进一步提升镇村治理能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