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22日电 (程航轩)增强居民金融知识和防范意识,守护好老百姓“钱袋子”,是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6月,成都银行聚焦“一老一少”重点人群,全行范围齐动员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利用已有的“成小探”IP形象,积极探索更多宣教新载体、新渠道、新模式,同时积极走进校园、社区、商圈广场等,开展贴近公众、通俗有趣和形式多样的金融知识宣教活动。

“成小探”再出动 普及金融知识
“伴随着这种消费观念转变,形形色色的消费贷款产品,一些金融陷阱也悄悄混入其中,就让成小探来为你揭破这些陷阱!”近日,新一系列“成小探”金融知识宣教作品上线了。
自去年9月,成都银行设立“成小探”作为金融宣教的IP形象人物,通过创作包括H5、MG动画、微电影、漫画长图等系列作品,运用通俗易懂的图文、生动的视频和有趣的动画,带领金融消费者走进常见的金融骗局现场,帮助金融消费者一起逐一击破各种金融骗局,极大提高了老百姓对金融知识的接受度,成小探的IP形象已经成为市民了解金融知识的“老朋友”。
本次成都银行除了“成小探”图文外,还发布了一组“金融知识讲”短视频,银行小姐姐讲解,通过还原金融骗局中的各种套路,倡导理性消费,帮助大家普及金融知识,提高金融防范意识。增强非法金融广告识别能力。让线上宣教活动真正触达人心。

走进校园社区 宣教金融知识
“我们讲了常见的电信诈骗,大家要记得如果陌生人索要你的二维码、银行卡账户、密码,都不能给!”成都银行工作人员在社区给一位大爷耐心讲解如何识别电信诈骗以及防范的要点。
金融知识宣传月,成都银行除了在银行大堂醒目位置摆放了宣教海报,活动宣传手册和金融知识宣传折页外,营业室和各分支行还选派业务骨干走进社区开展“普及金融知识,守住‘钱袋子’”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在文翁社区,工作人员在现场摆放X展架、发放宣传资料,面对面为社区老年居民普及金融知识,针对老年群体对电信诈骗、非法链接诈骗、个人征信信息以及人民币防伪特征等几方面的相关知识有着迫切的需求,工作人员通过案例讲解,通俗易懂地为居民解读金融诈骗手段,让大家了解并掌握正确的应对措施,提高防范意识。
同时,工作人员也引导大家认识到,选择与自身风险偏好相适应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远离非法集资。居民们纷纷表示大有收获,并且会提醒亲朋好友不盲目投资、远离非法金融活动,守住自身“钱袋子”。
同时,成都银行还走进校园,向青少年群体宣传金融知识,倡导理性消费观念,远离消费金融陷阱。

驻点人流广场 扩大宣教人群覆盖面
为了尽可能扩大线下宣教金融知识宣讲覆盖人群,成都银行在人流量大的商圈、广场等位置,向广大群众普及金融知识。
“大叔,这是我们做的金融知识册子,您看看。”6月21日下午,青羊支行下辖网点朝阳支行联合锦江区牛市口街道九眼桥社区在世纪朝阳广场开展“开展普及金融知识守住‘钱袋子’”志愿服务活动。
成都银行工作人员通过发放DM宣传折页,以及利用近期网上流行的案例作为切入点,深入浅出的为社会公众科普“什么是电信诈骗”“如何防范电信诈骗”,讲解“断卡”行动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合法使用账户的重要性,答疑解惑;值得一提的是,工作人员还结合近期热点,成都“3.22”房产新政,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清楚、说明白征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守护“信用”。
活动现场,群众踊跃参与,气氛十分热烈。据统计,该行工作人员发放《存款保险》、《守护信用》、《第五套人民币防伪特征》、《人行支付结算》等各类宣传单200余份,此次宣传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