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4日电 (王怡欢 赵丹)“不行,必须要赔49200元,是你先动手的,不同意的话就不用调解了!”近日,在绵阳市三台县公安局芦溪派出所“余热映初心”矛盾调解室里,退休民警李连银正在对一起村民矛盾纠纷进行第三次调解。
据介绍,5月23日,三台县公安局芦溪派出所接到辖区群众报警称有人打架,接到报警后民警立即赶往现场。经现场了解,当事人任某要求管水员周某延长一下自己家秧田的抽水时间,因为自己家的秧田距离水池太远。但周某并未同意,他认为任某是在故意给自己找麻烦,便与任某进行理论。理论中发生了口角,双方进而大打出手。鉴于双方互为邻居,民警便召集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由于双方当事人都在气头上,相互指责、互不让步,使第一次调解陷入僵局。但调解员并未气馁,而是对双方都进行了单独交谈并了解诉求,并主持了第二次调解,调解会上双方就赔偿的办法与金额出现分歧,使调解再次失败。

退休调解员李连银知道失败的原因后,积极思考新的调解方法。近日,调解员召集了当事人双方再次开展调解,在村社干部的配合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分别指出了双方当事人的过错与应承担的责任,采取了把双方医疗费进行总和后再均摊的综合赔偿法,最终使矛盾双方达成一致协议,握手言和。
“我退休也没有离开过派出所,刚刚脱下警服,就来到调解室。每当在所里看到那些满面愁容的人因我的耐心调解而和解时,我就由衷地感到高兴。作为一名党员,无所谓退休与否,退休后还能发挥余热温暖群众,也能温暖自己,何乐而不为呢?”李连银这句话直击人心,被芦溪派出所的同事们深深铭记。

三年多的调解工作,让李连银练就了调解的“独门秘诀”,那就是耐心。对于工作经验,李连银谈到:“调解工作意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解决一些群众的小事。生活中,我们难免会与他人产生矛盾和纠纷,一些小事不主动作为就会演变为大事,所以一定要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最基层,减轻基层民警的负担。不论什么工作,我都是尽量做到公平,遇到什么事儿,设身处地替居民想想,良心上说得过去,这就够了。没有必要拿架子,我认为凡事还是理字当先,以此为原则去解决,就没有化解不开的矛盾。”
据悉,“余热映初心”矛盾调解工作室成立以来,调解案件达400余件,调解成功率高达100%,准确把握矛盾纠纷的利益平衡点、争议聚焦点和调解突破点,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了基层、化解在了一线,以安心、暖心、顺心、舒心的服务宗旨切实提升辖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