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5日电 (徐琴)“同志!上次你来咨询的事,经过我们调查了解,现在情况是这样的……”8月5日上午,广元市利州区法律援助中心主任贾勇在该中心接待大厅值守,耐心地向前来办事的群众介绍情况和讲解法律知识。
贾勇还是广元市利州区第八届人大代表。多年来,一直秉持“群众事、无小事”的理念,扎根基层一线。在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把学党史与推动工作结合起来,立足眼前,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事情。用实际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彰显了人大代表的为民风采。
“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时刻谨记为为民代言,为民服务,不辜负人民群众对我的信任。”贾勇说,作为是一名法律援助工作者,要在自己的工作中,运用法律武器保障群众利益不受侵害,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贾勇介绍,法律援助工作是直接和群众打交道,针对特殊群体、特殊案件等都是面对面的免费服务。免费服务包括:赡养抚养费、农民工欠薪交通事故、医疗纠纷、军人军属、未成年人可能判刑的、聋哑人等,还需提供低保证明、年收入3500元以下等相关证明。近期,他们就帮白朝乡鹅掌村村民冯某追回在外务工的工资。冯某一行13人在陕西西安某工地务工,被拖欠工资12万余元,多次讨薪未果,向利州区法援中心申请援助。数九寒天,贾勇不畏寒冷路遥,远赴千里,作为冯某等人的代理人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多方收集证据,据理力争,最终在当地法院主持下与对方达成调解协议,欠薪单位当庭支付了所欠工资。
贾勇经常给部门同事讲:“农民工朋友赚钱不易,我们一定要帮助他们维护合法权益。”不仅这样说,他们也是这样做的。利州区法援中心多次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宣传活动,提升农民工法治意识,畅通维权绿色通道,为农民工朋友们站台撑腰,不仅在春节为农民工朋友们送上温暖人心的法治红包,也让他们在平日里感受法治的关爱和呵护。

“每次帮助困难群众解决了难题,看着群众不再一筹不展,也不用再多跑冤枉路,我也很开心。”贾勇介绍,前不久,利州区金洞乡天景村的邓某因工伤产生了赔偿纠纷,经过多方协调,历时3个月,最终赔偿事宜双方协商达到一致。2020年1月,邓某在九寨沟县的某建筑工地务工,不慎坠落,鉴定为一级伤残,瘫痪在床。由于出院后的费用争议比较大,对口帮扶干部帮助找到法律援助中心,在没有办理工伤保险的情况下,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用人单位全额支付费用。赔偿有分期或者一次性支付,计算的一次支付费用是160万元,用工单位只支付120万元,双方产生争议。在法律援助的帮助下,最后协商147万元,通过分期方式支付。于2021年6月,所有赔偿费用已全部到位。
当问及协调过程时,贾勇说,出于对困难群众的关爱,与对方说法施礼,劝解对方要有社会责任感,对群众要尽企业的社会责任等,最后终于解决了邓某的困难。
“他这个赔偿如果要走司法程序的话,至少要两三年。”贾勇介绍,工伤纠纷的正常处理程序是先确定劳动关系,经过仲裁一审二审三审,需要一年时间;再工伤认定,一审二审,最后在仲裁;认定后再进行一审二审判决,加上执行大概需要三年时间。
“我们要多走村入户宣传法律法规,提升老百姓法律意识,要畅通全区困难群众申请法律援助的绿色通道。”近年来,贾勇多次带领法援中心同志深入贫困村开展法治宣传活动,举办法治专题讲座。重点宣传《民法典》《法律援助条例》等法律法规知识,提升群众的法治意识。据统计,今年1月-6月,利州区法律援助中心共办理案件210件。其中,为116名被告人指派法律提供法律援助,通过律师依法履行辩护职责,维护了他们的合法权益,彰显了司法文明,使他们在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据了解,利州区法律援助中心于2003年创建,至今已18年,帮助群众解决了很多困难事。人大代表贾勇在法律援助中发展挥了重要的作用,是全区人大代表履职尽责的典型人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