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17日电 (罗晶 吕黄梅 赵涔怡)记者17日从绵阳北川县委宣传部获悉,近年来,北川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大力培养高山生态白山羊养殖,促进全县白山羊的品牌化、优质化、产业化,助力乡村振兴。
在北川羌族自治县白什乡星河村1组,金富家庭农场负责人李国彩正忙着给白山羊喂食。50岁的李国彩告诉记者,之前一直在家种厚朴、重楼等中药材,2012年她看到养殖白山羊前景好,便自己花了6万元修圈舍购买白山羊,开始发展生态养殖。

“我们白山羊是老品种,虽然跟其他山羊相比,长势要慢一点,但是它吃的是中药材,喝的是山泉水,肉质更细、更嫩,羊肉味也更浓一些。”李国彩告诉记者。
白什乡海拔高,森林覆盖面广,为养殖白山羊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是,万事开头难,李国彩在养殖初期就遇到了困难。
“开始养羊的时候缺少技术,繁殖成活率非常低。后来,县上畜牧部门不仅给我们技术指导,还带领我们出去实地考察,学习别人的养殖经验。现在,我们的白山羊长势才会这么好。”李国彩说。
在县级有关部门和白什乡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指导下,如今李国彩采取“家庭农场+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养殖模式,存栏白山羊700余只,累计吸纳50多个村民在农场就业,每年还为村集体经济分红3万余元,真正成了乡亲们发展致富的“领头羊”。
45岁的贾会容是白什乡星河村1组村民,以前因为要照顾老人、小孩,不便外出务工,现在就近在农场上班,一年能挣2万多块钱。“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喂羊、收草、除粪,家也照顾了,钱也挣到了。”贾会容说。
据悉,2009年,北川白山羊被农业部纳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名录》,可见这一白山羊品种的独特与珍贵。近年来,北川羌族自治县全面推进白山羊特色养殖及白山羊品种保种繁育基地建设,以家庭农场为依托,在白山羊养殖过程中与中羌药材种植有机结合,围绕厚朴叶喂羊、羊粪还林还地增肥循环发展的有机发展道路,通过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引领,创新产业帮扶模式和利益链接机制,持续巩固白山羊产业发展。截至6月底,北川共出栏白山羊5.58万只,存栏6.98万只,为乡村振兴增添了“羊助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