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18日电 (罗晶 唐妮 尹翔)记者18日从德阳绵竹市委宣传部获悉,近年来,随着农村村组建制调整的完成,绵竹市深入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立足新起点、抢抓新机遇、打造新优势,积极构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格局,实现“人工输血”向“自我造血”的转变。统计显示,2020年,全市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性资产0.9亿元,产生收益0.102亿元,收益率达11%。

在绵竹市玉泉镇龙兴蔬菜交易配送中心,十余名村民忙着对冻库里存放的蔬菜进行分拣、称重、打包和装箱,准备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只要家里没事,我们便来村上的合作社做工,一个月能挣到2000多元。”家住龙兴村3组的向启英对这份家门口的工作非常满意。
据了解,近年来,玉泉镇龙兴村依托特色蔬菜种植,流转400余亩土地新建蔬菜生产基地、22个蔬菜大棚和400余吨规模的保鲜冻库,动员400余户村民共同成立蔬菜专业种植合作社。同时,村两委积极打造蔬菜交易配送中心,以“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新型发展模式让蔬菜销售搭上电商快车,进一步发展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目前,我们合作社共吸引带动100余名村民就业,每年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0万余元。”龙兴村党支部书记罗玉军说道。
在汉旺镇香山社区,蟠桃园已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2017年,香山社区引进了汉香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集体+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从山东、江苏等地引进黄金王蟠桃、黄桃、大红袍李子等水果在荒地上进行试种,使原本匮乏的村级集体经济重新焕发活力。

据悉,为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绵竹市积极探索实践多元化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结合地方资源和区位条件,支持村组集体经济发展新产业、新业态,通过土地入股、劳务入股等方式将村民联合起来,打造特色主导产业,形成“一村一品、百花齐放”的良好发展势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