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患者血液粘稠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采取血细胞分离单采治疗
2021年08月19日 11:42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19日电 (史丽君)头晕、胸闷、心慌,面色及肢端发红、口唇发绀,有时还有乏力、气短……近半年来,64岁的李先生反复出现这些症状。原以为是冠心病复发了,没想到却被查出红细胞异常增多,血液粘稠。这种疾病极可能导致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危及生命。最后,李先生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紧急接受了血细胞分离单采治疗,血红蛋白降低才让他暂时脱离了危险。

  李先生是温江本地人,以前因患冠心病做过支架手术。最近半年,李先生反复出现头晕、胸闷、心慌,面色及肢端发红、口唇发绀,有时还有乏力、气短,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心情也随着疾病的反复而波动很大。最初,李先生以为自己冠心病复发了,他觉得可能是先前冠脉血管堵塞安了支架后现在又有其他冠状动脉血管阻塞了。

治疗现场。
治疗现场。

  但是,李先生去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仔细检查却发现,心脏方面未见新发问题。而就在最近的一项血常规检查中,李先生血红蛋白高达220g/L,红细胞压积67%。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血液内科医生姜薇说,男性血红蛋白正常值是120-160g/L,李先生这种情况已属于内科急症范畴,如果不及时治疗,加之他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很容易出现心脏、脑、肺脏等重要器官血管的堵塞,甚至出现死亡。

  很快,李先生被收入血液内科住院治疗。在医生详细的询问中发现,李先生并没有长期高原生活史,也不是以前患病所导致的这一病症,“我们马上为他安排了骨髓穿刺等检查,最后确诊为骨髓增殖性肿瘤,也就是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为尽快让患者脱离危险、改善症状,经科室反复评估病情及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选择了为患者实施血细胞单采术。经过约半小时的血细胞分离治疗,血红蛋白便由220g/L降至190g/L,治疗过程中及术后李先生无任何不适,而且术后头晕、胸闷等症状明显改善。不过,李先生仍然需要继续服药治疗,使血红蛋白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据了解,骨髓增殖性肿瘤(MPN)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和骨髓纤维化,为血液系统常见疾病。其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男性稍高于女性,可发生在所有年龄群,以老年人多见,95%以上的患者存在基因突变,少部分患者会向急性白血病转化。

  姜薇介绍,这是一种隐匿性很强的疾病。最初,患者可能出现皮肤黏膜发红、皮肤瘙痒、血栓形成、出血等临床特征,甚至一些患者无任何临床表现。在某个时候,或是体检,或是出现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才最终被发现。(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