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20日电 (刘忠俊 牟雯雯 梁玄 蔡鸿宇)17年来,国家电网四川电力(眉山)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恪守“有呼必应、有难必帮”的庄严承诺,以初心践承诺,坚持善小而为、善小常为,以真情暖民心,在为民服务中不断提升供电服务温度,以实际行动架起党联系群众的连心桥,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初心不变 服务永远在路上
眉山市彭山区廉租房小区,国家电网四川电力(眉山彭山)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梁玄完成了一天中的第3单抢修任务,与小区居民姚婆婆握手道别后又匆匆赶往了下一个抢修点。“你们水也不喝、烟也不抽,让我这心头咋过得去。”家住眉山市彭山区廉租房小区5栋1单元的姚婆婆连声对国家电网四川电力(眉山彭山)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们道谢。

“厨房的灯一直闪,一会儿又不亮了,我眼睛看不到,连饭都没法做。”到达现场后,队员们发现报修人是一位白发苍苍、佝偻驼背,走路有些颤颤巍巍的独居老人。队员们一边耐心安抚婆婆,一边仔细检查室内的设备情况,很快确定故障是因为电灯开关接线接触不良,快速维修处理后,姚婆婆家的灯又亮了起来。
一直以来,廉租房小区都是彭山共产党员服务队关注的重点小区,小区住户大多为7、80岁的独居老人或生活困难的低收入人群。为了保障该小区住户的安全可靠用电,彭山共产党员服务队定期开展安全用电检查和宣传,为该小区解决了多类用电问题,受到了小区居民的一致赞誉。
目前,该支服务队已累计上门服务17791次,客户满意率100%。此外,彭山共产党员服务队还不断开展“圆梦留守儿童”、“电亮抗战老兵”等系列服务活动1151次,惠及群众1868人次。同时,不断深化“电管家”品牌服务、建立“三本台账”深度融入社会治理,参与社区治理496次。
冲锋在前 急难险重我先上
7月16日以来,河南省遭遇历史罕见强降雨,国网四川电力(眉山)连心桥党员服务队62名抢险队员抵达河南郑州,冲锋在抢险复电第一线,日夜抢修,披星戴月,啃下一个又一个“硬骨头”,让党旗始终高高飘扬在抗洪抢险现场。

“没想到你们这么老远来援助我们,这么热的天衣服都湿透了也没见你们歇会儿,说真的,虽然好几天没电用了,但你们来了,我们就安心了。”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陇海路,家住三五一九家属院一对年轻夫妇向国家电网四川电力(眉山)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们称。
受灾较严重的京广北路较近,电力设施受损比较严重。抢修中,应急抢险队通过“兵团作战”,仅用9小时便啃下了此次抢险的第一块“硬骨头”,陇海路一万余户用户恢复供电。
汛情当前,党员当先,62名党员服务队队员,8个昼夜,为4万余名受灾群众送去光明,他们成了黑夜里最亮的星,在最艰险的地方照亮了群众的希望。
探索创新 温情桥梁连心上
“要不是你们这个电话打得及时,我真的不晓得咋个办。”值班室通过电力数据监测,发现帮扶的空巢老人都怀安家用能异常,于是立即电话联系都大爷。电话中都大爷着急称,家里灯突然不亮了,服务队电话一下找不到,大晚上的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办。安抚老人后,党员服务队队员立即驱车前往,很快解决了用电故障。“这么快就知道我家没电了?”都大爷放心哈,我们专门为您定制了用能诊断服务。家住眉山城区红星厂小区86岁的都怀安都,是一位抗战老兵,多年的服务早已和党员服务队成为了“特别亲人”。
近年来,针对社区空巢、孤寡老人,眉山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创新服务模式,利用电力大数据对其用电量、用电负荷、缴费行为等方式进行全天候监测,提供用能异常报警,目前已为32名“特别亲人”定制了用能诊断服务,无需联系,党员服务队第一时间即可发现用能异常情况,也将及时上门展开志愿服务。

据了解,作为为民服务的“先锋队”,眉山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积极探索服务新模式,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构建“邻里”“未来”“绿光”“金融”四个朋友圈,探索水、电、气、通讯等一站式服务,根植“便民、利民、亲民、护民、兴民、暖民”六张“民片”,以实际行动打通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架起一座党和群众的“连心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