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若尔盖县:生态保护持续发力 守护草原上的明珠
2021年08月27日 11:4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27日电(起钰婷)“这里的黄河不是印象中奔腾汹涌的样子,它在草原上静静地蜿蜒流淌,像一条连通天上和大地的飘带,让人不由得感到神圣。”26日,“喜迎文旅大会·走进美丽阿坝”中央、省级主流媒体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惊叹于九曲黄河第一湾的秀美风光,中国发展网记者汤莉华为此行拍摄了许多照片。

黄河九曲第一湾盛景。王磊摄
黄河九曲第一湾盛景。王磊摄

  发源于青海省的黄河,流经素有“中国最美的高寒湿地草原”“川西北高原的绿洲”之称的若尔盖县,在广袤无垠的原野蜿蜒环绕,形成了壮美的“九曲黄河第一湾”,被誉为黄河四川段最美的自然景观。而母亲河要保持“美貌容颜”,离不开当地对自然生态的治理贡献。

黄河流经若尔盖县,形成壮美的“九曲第一湾”。王磊摄
黄河流经若尔盖县,形成壮美的“九曲第一湾”。王磊摄

  若尔盖县处于川西高原向青藏高原过度地带,地理气候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洪涝灾害易发频发,黄河河道自然生态容易遭到破坏。为此,若尔盖县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退牧还草、草原退化、沙化治理、防沙治沙、湿地保护恢复和水土流失治理等生态工程,2011年水土流失面积为2168.4平方公里,2020年水土流失面积为912.88平方公里,较2011年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57.9%。

花湖生态旅游区。王磊摄
花湖生态旅游区。王磊摄

  “近年来我县累计投资2.3亿元,新建堤防工程28.8千米,综合治理河长43千米,大力提高了黄河流域的防汛度汛能力。”若尔盖县水务局副局长彭志强表示,若尔盖县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以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筑牢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为重要抓手,坚持保护与治理、发展同向发力,黄河(若尔盖段)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花湖生态旅游区。王磊摄
花湖生态旅游区。王磊摄

  此行,媒体采访团还来到了黄河(若尔盖段)的重要水源涵养地——花湖生态旅游区进行采风。花湖生态旅游区位于213国道旁,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湖水主要来源于哈丘湖、措拉坚湖以及周边的沼泽湿地,当前库容量为54万立方米。湖内及湖泊周边的植被丰富,自然风光美不胜收。

  “花湖有现在的优良生态,是当地环保工作者20多年来不懈努力的成果。”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科科长索郎夺尔基向记者们介绍,自保护工作开展以来,花湖自然水位提高了30厘米,湿地湖泊面积从原来的215公顷扩大到650公顷,恢复了湖泊周边半沼泽和干沼泽892公顷,这里已成为“高原精灵”黑颈鹤、大天鹅、斑头雁等候鸟繁育后代的乐园,候鸟栖息的数量也在逐年递增。

  “若诗若画若尔盖”,如今,在若尔盖县域内,“鸟在天上飞、鱼在水中游、花在湖中生”的绝美景色随处可见。旅游资源颜值变“现”也让当地人吃上了“生态饭”。2020年若尔盖县接待国内外游客275.8万人次,增长32.8%、增幅居阿坝州第二;旅游总收入19.6亿元,增长23.9%、增幅居阿坝州第五。

  据若尔盖县林业和草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伴随着“山水林田湖草”整体推进的生态旅游发展,围绕“吃、住、行、游、购、娱”而配套的各类旅游服务业态,若尔盖累计创造就业岗位680余个,年人均增收2.4万余元。(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