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30日电(单鹏)“昨晚在朋友圈看见了报名信息,今天专程过来参加比赛。”30日,成都市民郭小康驾驶着自己的红色小轿车出现在成都中德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基地临时封闭测试区,参加当日举行的首届全国智能驾驶(四川赛区)测试赛。

30日,首届全国智能驾驶(四川赛区)测试赛在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泉驿区)举行。作为2021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重要配套活动,全国智能驾驶测试赛是当前智能网联汽车先进技术和创新应用成果的集中展示与交流。
近年来,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全球产业创新热点与未来发展制高点,汽车与信息通信、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交通运输等行业跨界融合呈现加速态势。中国高度重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去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提出推动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技术互融协同发展。2020年2月,发改委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从国家高度将智能网联汽车确定为汽车强国战略选择。这都为中国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抢抓产业发展战略机遇给出了明确政策导向。

据了解,全国智能驾驶测试赛分北京、江苏、四川3个赛区,四川赛区共有26支(家)队伍、团体参赛。该赛事四川赛区赛程分为测试车辆类、量产车型类和硬件测试类,其中测试车辆类测试项目包括启车出发、红绿灯识别、交叉路口左转通行、低速跟车、超越慢车、车道线识别、掉头行驶、车辆切入、行人穿行、障碍物识别、交叉路口右转通行、指定区域停车共12个场景;量产车型类测试项目给定了自适应巡航(ACC)、车道保持辅助(LKA)、自动紧急制动(AEB)、转向灯控制变道(ALC)、交通拥堵辅助(TJA)、自适应弯道巡航(ATC)、自动泊车(APA)共7项场景。
现场,郭小康与其他几位车主相继测试了自动泊车的速度与精准度。只见郭小康的这辆红色小汽车方向盘自动旋转,车身随之调整角度,最终稳稳地完成侧方位停车。“这台车我开了2年,对自动驾驶体验最深的是它可以缓解驾驶疲劳,而自动泊车、远程召唤等功能也是我购车的主要考量因素。”郭小康坦言,在使用自动驾驶功能时最关心的问题便是安全。“鉴于前段时间个别‘刹车失灵’事故,我希望未来自动驾驶能加强司机对于刹车系统的掌控,遇到危险时司机可紧急介入。”
在四川高校中唯一拥有汽车学院的西华大学此次派出“西华宝沃智行车队”参加比赛。赛道内,该车队开发的L4级别自动驾驶车辆先后完成超车、绕开障碍物、躲避行人等动作,“目前这辆车还是‘新手司机’,我们希望它能成为‘老司机’。”西华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副教授孔令安表示,目前市场上自动驾驶汽车以L2级至L3级居多,而L4级是一个难度更大的挑战,“L4级意味着完全不需要驾驶员介入,每个使用场景都要做到非常可靠。参加比赛可以帮助我们继续完善汽车自动驾驶功能,让系统更加可靠、性能更加平顺。未来我们还要继续完善算法,让汽车适应更多场景。”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方跃表示,四川将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将按照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方向,继续重视和抓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