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安岳竹编进课堂 非遗文化有传承
2021年09月17日 15:29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17日电 (吴平华 朱国强 解小锋)弘扬传统文化,传承非遗技艺。16日,在安岳县李家镇初级中学的竹编课堂上,数十名学生在竹编老师李刚的指导下,正兴致勃勃地练习着编制竹编作品。

竹编教师李刚指导学生。朱国强 摄
竹编教师李刚指导学生。朱国强 摄

  作为传统的竹编之乡,李家镇竹编技艺历史悠久。近年来,李家镇初级中学依托该镇传统的竹编艺术,按照“竹品兴教、励学育人”的办学定位,着力于打造以李家竹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让竹编非物质文化技艺在校园内传承并发扬光大。

  “我是一名数学教师,以前学习过竹编,且一直对竹编很感兴趣,所以这项技艺一直没有落下。一次偶然的机会听我的竹编老师说‘竹编技艺快失传了’,我便想通过组建竹编兴趣小组,让竹编技艺传承下去。”谈及为什么会想起在学校开设竹编兴趣课程,本是数学教师的李刚介绍道。

部分竹编作品。朱国强 摄
部分竹编作品。朱国强 摄

  据了解,李家镇初级中学从2014年秋季在学校组建竹编兴趣小组至今已经7个年头了,共有140多名学生参加了竹编兴趣小组,且能独立完成简单的竹编艺术品制作。

  “平时学习有的时候会感觉烦躁,但一上竹编课心里面就静下来了,通过竹编课程,既可以缓解学习压力,又可以学习非遗技艺,现在同学们最期盼的就是每周星期三的竹编课程了。”八年级六班的学生胡梦熙虽然才接触竹编不久,但已经对竹编的基础技艺了然于胸了。

  在竹编兴趣教室里,一幅幅由老师和同学们制作的竹编制品分类陈列,有制作精美的竹编文字和竹编图画,也有编制精巧的竹篮、筲箕等生活用品,其中一幅制作精美的《八骏图》竹编作品格外吸人眼球。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竹编兴趣课堂的相关工作,让学生在学习传承竹编非遗技艺的同时,也学习竹文化‘外塑于行、内化于心’的精神内涵。这样既能有利于安岳竹编非物质文化技艺走出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又能有效引领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李家镇初级中学校长谭锡树如是说道。(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