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成都青白江:出台“人才新政”20条 设立2亿元专项资金揽才
2021年09月24日 19:31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24日电 (张浪)2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行暨碳中和成都大会在成都市青白江区举行。会上发布了《成都市青白江区“智汇陆港”人力资源协同创新行动计划》(以下简称“人才新政”),围绕强化人才引进培养、搭建人才载体平台、优化人才服务体系、健全人才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政策干货”。

  “人才新政”主要包括支持陆港主枢纽建设、支持对外交往引领区建设、支持开放产业集聚区建设、支持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支持国际品质生活区建设5部分,共20条措施。政策着眼城市发展,多维度整合人才创新创业全生命周期所需,聚焦“全视角”“全链式”和“全周期”三个关键词,摒弃“就人才说人才”的传统思维,主动融入青白江“四区一枢纽”建设理念,紧扣引育留用四大环节,强化一流人才和团队引进,全方位彰显人才工作的“时代性”“系统性”和“可及性”,体现了青白江区招贤纳才、尊贤重才的最大诚意。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行暨碳中和成都大会在成都市青白江区举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行暨碳中和成都大会在成都市青白江区举行。

  共设立2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引育和激励区内主导产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实施重大项目“双招双引”工程,依托青白江区重大项目精准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团队,分别给与最高300万元和5000万元的经费支持,对于特别优秀的顶尖团队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支持。对于区内企业和个人,实施“青产壮大计划”、“产业英才计划”,给予企业经营管理班子和领军人才最高300万元经费支持,同时设立“引才伯乐奖”,给予最高50万元经费,支持企业引育国内外顶尖和领军人才。

  据了解,青白江依托国际班列网络布局,建立高层次产业人才引进体系,在海内外广泛设立“陆港”人才工作站,打造“一核四线多点”人才星空矩阵。对青白江区从事教育、卫健、社会工作等行业的优秀人才,给予每人每年最高4.8万元人才津贴,对于新引进的人才给予最高50万安居补贴。对符合安居资格的高端人才,购买人才公寓给予政策面积8.5折优惠。根据实际情况对本区和新引进的高端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分别给予最高50万元和200万元经费支持,对本区和新引进的全球优秀律师事务所(含分所)分别给予最高10万元和100万元经费支持。实施“技能人才倍增计划”,对于优秀技能人才给予个人最高10万元经费支持。另外,建立人才动态评价机制,开展“陆港杰出人才奖”“陆港新兴人才奖”以及“陆港友谊奖”的评选,全方位提升人才荣誉感和获得感。

  同时,支持青白江区企业在知名高校设立专项奖学金,按设立奖学金的50%给予补贴。支持青白江区高校、院所围绕重点产业发展新增学位授权点,给予最高100万元经费支持。对引进国内“双一流”高校毕业生来区就业的,分别按本科、硕士和博士给予企业(社会组织)0.5万元/人、1万元/人、2万元/人一次性经费支持。对世界大学排名前50的海外高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以及各国排名前5的高校毕业生来青白江就业的,分别按本科、硕士和博士给予最高2万元/人、4万元/人、6万元/人一次性经费支持。除此以外,在资金支持上探索新模式,建立“人才贷”服务机制,向来青白江创业的高层次人才提供最高100万元免抵押信用贷款。

  据了解,为使政策尽快落地生效,青白江区相关部门在出台各项措施的基础上同步配套了25项申报指南,对支持对象、申报流程以及评审标准等进行了全面细化,将于近期陆续印发实施。(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