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25日电(刘忠俊 吴平华)“我想把篮球送给穿球衣的这个小朋友,希望他好好锻炼身体,健康长大。”日前,由16组家庭组成的家庭志愿服务队走进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金光村,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公益活动,并为孩子们送去了篮球、水彩笔、书本等礼物。
近年来,眉山市活跃着一批以家庭为单位的志愿者,他们成为连接关爱未成年人的桥梁,将温暖传遍大街小巷。“我们依托基层党员、村组干部等组建未成年人保护志愿服务队,依托共青团、妇联等组建青年服务队。”眉山市志愿服务联合会相关负责人称,目前该市已注册未成年保护服务志愿者12.6万名,已开展志愿服务2800余次,涌现出了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李俊英、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先进个人田飞等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志愿者先进代表。
与此同时,通过发动慈善力量,建立未成年人关爱援助基金、关心下一代基金、岱英慈善救助基金等,开展困境未成年人帮扶,先后有160余家大小企业、社会组织等慷慨解囊。通过发动社工力量,建立市级社工组织孵化园,出台四川省首个未成年人保护社会工作市州服务标准,指导成立眉山市未成年人关爱社会组织联合会,加大政府、企业购买未成年人关爱保护类社工组织服务力度。目前,眉山市已孵化未成年人保护类社工组织34家。
“家庭监护、儿童安全自护和亲情沟通都是儿童保护的重要内容。”眉山天府新区青龙街道联合眉山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围绕交通安全、异物卡喉防范、溺水伤害等方面开展安全知识讲解,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自救自护宣传。
据了解,眉山市建立了强化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开展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入职查询,设立4个未成年人被害“一站式”办案中心,连续3年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十大典型案例评选。通过实施帮扶项目,3起不正确履行监护职责、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父母监护权被依法撤销。
此外,围绕乡村振兴开展新型职业农村制度试点,回乡就业创业激励,举办农民工返乡就业专项招聘会,将留守未成年人父母留在家乡,从源头上减少留守儿童数量。据统计,近3年来眉山市农村留守儿童年均减少23%。新建1所儿童康复中心、1所儿童福利特殊教育学校,免费为1900余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服务。
据悉,眉山市研发了“智慧+未保”管理服务平台,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数字化管理。印发《眉山市加强流动儿童关爱保护的措施》,积极解决流动儿童入学就医、临时照料、精神关爱等难题,在周边企业设立N个分中心,形成“1+N”流动儿童关爱模式。同时,整合开通12345未成年人保护热线,探索“书香、友好、绿色”家庭教育工作方法,开展预防留守儿童沉迷手机专项行动,创新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纳入网格化管理,设置2590名“未保小组长”,形成“1个儿童主任+N名未保小组长”工作格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