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27日电 (先美容)近年来,泸州纳溪税务聚焦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通过政策扶持和优化服务等方式,引导民营企业在做大做强的同时,带动乡村产业创出新特色、走上新台阶,为乡村振兴添加“税动力”。
税务减压力“小茶叶”托起致富“大梦想”
泸州市纳溪区产茶历史悠久,被成为“中国特早茶之乡”。一方水土培育一款茶,其出产的纳溪特早茶获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泸州纳溪税务部门以“春雨润苗”专项行动为契机,为当地茶企送上“量身定制”的办税指南,为特色产业提供税务支持,帮助茶企打通产销链、资金链上的堵点问题,确保政策红利及时转化为茶叶行业发展“源动力”。
泸州林峰茶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茶叶制造公司,种植茶园有500余亩,主要生产烘青绿茶,茶叶产品畅销省内外。该企业茶叶加工厂解决了30多人的就业,尤其是在茶叶采摘季节,需要雇用200多人采摘茶叶,也可解决部分在家务农的农户灵活就业。
“茶叶是带动我们致富的金叶子,看着茶厂和附近村民的收入都增加了,我打心眼里高兴。每一次有新政策出台税务部门的同志都第一时间到茶厂来进行了政策宣传,还手把手辅导我们进行非接触式远程办税,办理发票邮寄,现在的税收红利越来越好,咱们的茶也会越长越好,相信大家日子也会越来越红火。”泸州林峰茶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黄小平说道。
税务添动力“林间鸡”变身致富“金凤凰”
就业创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泸州纳溪税务充分发挥税收优惠政策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将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税收优惠政策送到田间地头,鼓励贫困人口、残疾人、失业人员等重点人群多渠道灵活就业,鼓励企业吸纳更多重点群体用工就业。通过就业创业政策刺激,让贫困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形成人才振兴合力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在大山深处海拔500多米的纳溪区上马镇的海蚌漕村,一年四季葱茏的竹林为发展林下鸡养殖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的土鸡与鸡蛋有个好听的品牌名字—“杉树湾”。
这个品牌的创始人古帮泽,是省人大代表,曾获得全国“乡村优秀致富带头人”称号,是最早开始利用竹林、树林养鸡,成为上马镇第一个靠养殖林下生态鸡的“万元户”。先后成立了纳溪区上马镇中元家庭农场、泸州市纳溪区杉树湾生态禽业专业合作社、泸州市纳溪区林间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三家企业,主要经营家禽养殖、销售。
“我家养了200多只下蛋鸡,一个月收入就有5000多元,一年有6万多元,我们就只负责养,古代表帮我们卖,啥子都不用操心。”村民王成莲很满意养殖林下鸡带来的收入。
过去几年,通过提供鸡苗、修建规模化养殖基地、开通电商销售和网络直播等一站式服务,古帮泽的林下鸡基地已发展规模化养殖户20余户,年出栏量10万余羽,带动了周边村民800余户共同走上了种养结合的致富路。
“‘三农’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税收政策的支持,在疫情期间,我们基地产销两难,是税务部门给我们带来减税政策和优质服务,给我们带来了信心和勇气。今年又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我也想尽我所能,让村民脸上有笑容,让脱贫户也走能上致富路。”说到这里,古帮泽的眼神中透露着坚定。
税务增效力“旧名片”焕新致富“新招牌”
乡村振兴税务同行。泸州纳溪税务部门持续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全面落实涉农税收优惠政策,大力推动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依托电子税务局、征纳互动平台和税费服务支持中心等手段,让纳税人、缴费人少跑马路、多走网路,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纳税人、缴费人提供“零距离”线上纳税服务,为乡村旅游贡献税务力量。
在泸州市纳溪区上马镇的一片群山翠岭中,隐藏着一处避世桃源,人们给它取名叫“龙湖水乡”。登高眺望,远处十多处小院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的坐落在黄龙湖的周边,谁能想到那一片高颜值的小院,前几年还是一下雨到处都充满了泥泞的偏远村落。
“变化确实很大,自从‘特聘村主任’来了之后,大家路好走了,收入多了、思想也活络了。”村民刘华云高兴地说道。
为村子带来改变的“特聘村主任”,便是泸州鼎立置业有限公司和四川鼎立诚志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法人曾敬平,由他投资打造的“龙湖水乡”是一个集现代农业、休闲文旅、田园社区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是纳溪区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上的一个重要景点。
随着旅游基础设施和道路交通的建设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里,村里餐饮和住宿产业的收入不断增长。在产业发展的同时,村民也体会到了税务部门的便民办税措施带来的获得感。
“以前给游客的发票,每个月用完都要到办税大厅现场领用,现在好了,直接网上申领,快递免费邮寄到家,而且现在大多数涉税业务都可以在网上办理,我都不用来回跑了。”四川鼎立诚志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办税员代宇说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