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28日电 (记者 贺劭清)28日上午,四川大学125周年校庆活动暨第七届生物医学大数据·智能技术应用峰会在蓉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大学数学学院教授李安民,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主任、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江松,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杨品华,四川大学副校长、华西医学中心主任张林等领导专家出席开幕式。

本次大会旨在围绕“医数融合”,促进数学与临床医学、流行病学、生物信息学以及医疗服务模式创新等医学领域的交叉融合研究与合作交流,为加快、加深理、医、工交叉融合发展搭建良好平台。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的形式进行,汇集医学、数学、理工、科研等众多领域从业人员。
张林在峰会上指出,“医学+”和“信息+”是四川大学近年来驱动学科发展的双引擎。通过医工结合、学科交叉,大力建设新医科和新工科是学校未来的重要发展思路。“医学+信息”中心作为我校推动医工结合的“三中心”之一,希望凭借着华西医学的基础研究以及积淀的优质数据资源,集合校内理工科各大学院的专家与技术资源,在医学基础与理论、预防、诊疗与康复服务等方面实现“体系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推动川大华西医学整体率先进入世界一流,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贡献川大力量。
开幕式上,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刘伦旭副院长、数学学院院长张伟年代表峰会承办方致欢迎辞。武侯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华西大健康产业功能区党工委书记潘虹,华西医美健康城党工委副书记周哲、四川省大数据中心副主任何雨、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杨品华、中国科学院院士江松先后致辞,对峰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
仪式上举行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商汤科技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该实验室瞄准人工智能+机器人+医疗产业发展需求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拟形成一批具有原创性、突破性、对行业发展有重大影响力的高水平研究成果,促进人工智能+机器人+医疗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技术升级,加快智慧医疗和医疗机器人等产业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