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时间的艺术·非遗与城市的对话”大师沙龙在蓉举行
2021年09月29日 21:32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29日电 (杜成)29日下午,搜狐成都“幸福成都·城市名片”大师沙龙第1期“时间的艺术·非遗与城市的对话”活动,在成都·水井坊博物馆正式举办,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津,郫县豆瓣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四川工匠”张安秋,水井坊传统技艺总监,水井坊酒传统酿造技艺第八代传承人林东三位大师齐聚一堂,给在场观众作精彩演讲和分享。

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津作精彩分享。主办方 供图
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津作精彩分享。主办方 供图

  据悉,本次沙龙活动以“工匠精神”为主题,开启城市名片系列大师沙龙的第一站。

  据本次活动主办方搜狐成都总经理舒畅介绍,“幸福成都·城市名片”计划是搜狐成都立足见证和记录“幸福成都”不断发展进程,从不同维度、层面发掘并记录涌现出来的企业、机构、人物等一批杰出代表,他们就是成都一张张鲜活的名片,向世界展示着成都的独特魅力。

郫县豆瓣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张安秋解密“川菜之魂”。主办方 供图
郫县豆瓣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张安秋解密“川菜之魂”。主办方 供图

  活动现场,王津大师所作题为《时间补手,我在故宫修文物》的主题演讲,给了在场观众很多启示。王津讲述了故宫古钟表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古钟表修复技艺300多年来的沿革和传承的脉络,他生动有趣的讲演,将现场观众带入了故宫那精致辉煌、华丽精美的宫廷文化中,钟表修复传统手工技艺的精湛、工作中的精准、态度的精细都让人赞叹不已,更令人心生敬仰、向往。

  修补时间便是修补文化的脉络,文脉中流淌的浓香美意便似酒一般,越陈越醇。林东大师用《你品,这跨越600年的醇香》主题对话,带全场嘉宾一起品味了中国白酒酿造技艺赓续传承的发展历史,其中水井坊独特的传统酿造技艺既丰富了中国白酒酿造技艺的多样性、酒文化的内涵,更形成了600年魅力独特“第一坊”的口感和香味,乃至气质、文化。林东还分享了传承发扬传统酿造技艺中追求“完美酒体”中不懈奋斗、不断精进的感悟,展现了一代代“水井坊人”追求卓越的品质。

  如果中国白酒因“敬”生情,那四川菜则以“和”生味,便形成了成都独特浓厚而温暖的烟火味、人情味。张安秋作为当天最后一位演讲大师,给观众带来了《川菜之魂、时间之味——藏在郫县豆瓣里的大学问》,给大家讲述了“川菜之魂”——郫县豆瓣手工制作的传奇历史、独特工艺、品质特点及传承故事,对食物的珍惜、对自然的尊重、对美好的追求、对精益的秉承,在张安秋一点一滴生活的故事里,细节性地展开,更洞见“匠人”的切实、“匠技”的细腻和“匠心”的平实而不凡。

三位大师同台论道“非遗与城市”。主办方 供图
三位大师同台论道“非遗与城市”。主办方 供图

  随后,王津、林东、张安秋三位大师同台一起讨论了“非遗与城市”之间微妙的互利关系。三位大师一致认为,“非遗”文化给城市赋予了更多元、更厚重、更生活气息的文化内容,常常作为“城市名片”增强了城市软实力、幸福感及吸引力;而城市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舞台、受众和更新提升的新科技、新思路、新空间,两者密不可分,也相互成就。(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