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泸州古蔺:黄精变“黄金” 村民采收忙
2021年09月30日 10:54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30日电 (钟旭娟)9月29日,走进泸州市古蔺县彰德街道小水村,在中药材种植基地里,36岁的乡贤罗杰正带着村民们采挖黄精。

黄精喜获丰收。
黄精喜获丰收。

  “以前黄精都是野生的,谁也没想过要人工种植。”罗杰说话间举起锄头用力一刨,那刚从土里出来的黄精,颜色比姜和土豆显白,块茎上密且长的根须粘连着泥土。

  “小时候父亲就种植药材,但是那个时候村里基础条件差,路不通,种出来容易滞销不说,还卖不起价。不像现在,路通了,种植面积扩大了,还供不应求。”罗杰回忆道。

  在小水村,“老虎姜”是当地人对黄精这一中药材的俗称。黄精其貌不扬,价格却不低。2018年以来,黄精从长在山里的野生植物,逐渐成为当地开展规模种植的大产业。

  几年前,父亲是药农的罗杰回乡创业,通过与农户签订合作协议,成立古蔺县罗杰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专门从事中药材的种植和销售工作。从最初只是简单做点黄精的线上销售,慢慢地采取规范化种植等措施带动农户实施中药材种植,随着种植的面积的不断扩大,不仅为村里带来效益,还带动百余人实现增收。

  “中药材种植周期长,但也有很多优点,一年四季都适宜栽种和采收,而且相较于普通经济作物,不受气候和市场的影响,还方便管理。”58岁的胡如培因病致残后做不了重活,2017年跟着罗杰到贵州中药材种植基地考察后,也跟着发展了30亩中药材种植,今年自家种植的10亩黄精喜获丰收,胡如培的脸上洋溢出了满足的笑容。

  种好黄精得“黄金”,历经4年精心耕耘,小水村的中药材种植已成规模,成为地方发展的一张“新名片”。(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