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广安e惠保”发布:每天不到2毛,最高保障100万元
2021年10月12日 21:15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12日电(王爵)一年仅需69元,每天不到2毛钱,就能获得最高100万元医疗费用保障。12日,广安人专属的普惠型补充医疗保险“广安e惠保”正式发布。

  据悉,“广安e惠保”紧密衔接基本医保,是广安人在基本医疗保险外的又一补充保障。由广安市医疗保障局、广安市金融工作局共同指导,广安银保监分局监管,广安市保险行业协会支持。产品由中华财险、中国人寿、人保财险、太平洋财险、锦泰财险5家保险公司联合承保,医渡云提供运营服务支持。

“广安e惠保”正式上线。
“广安e惠保”正式上线。

  即日起,广安市医保参保人均可关注“广安e惠保”微信公众号进行线上参保。参保期截至2021年12月15日,保障期为2022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

  参保不限户籍、年龄、健康状况

  医保对满足人民就医需求、减轻医药费用负担、提高健康水平发挥着关键作用。但从医疗保障范围、保障水平和保障项目来看,基本医疗保险只能解决部分问题,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仍有待于加强和完善。

  为进一步扩大保障人群,增强个人和家庭抵御医疗风险能力,“广安e惠保”降低参保门槛,不限户籍、年龄和健康状况,全家老小都能参保。广安市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郑丹表示,“广安e惠保”是广安人专属的补充医疗保险,具有保费低、保额高、保障全面等特点,是广安市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提升市民整体医疗健康保障水平。

广安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成功购买“广安e惠保”第一单。
广安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成功购买“广安e惠保”第一单。

  “广安e惠保”专为广安定制,具有诸多优势:政府指导可信赖。“广安e惠保”经广安市医疗保障局、广安市金融工作局、广安银保监分局、广安市保险行业协会监督指导,面向广安医保参保人,保费统一,保障范围统一;经济实惠保障高。一年只需69元,每天不到2毛钱,最高保障100万元;保障全面责任广。在符合赔付条件的情况下,因住院产生的手术费、药品费、检查费、治疗费等都在报销范围内。此外,还有15种特定高额药品费用保障,解决市民“用药难、用药贵”问题;健康服务体验优。10项便民健康服务,贴心守护全家人。

  普惠利民,带病人群能保能赔

  目前,我国商业健康险还存在较大的保障缺口,老年人和带病人群大多被限制在外。2020年,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支持开发更多针对大病的保险产品,做好与基本医保等的衔接补充,提高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保障能力。“广安e惠保”立足政策要求,打破带病人群不可投保的限制,带病人群不仅能参保,还被纳入赔付范畴。

  “‘广安e惠保’在设计、开发和管理严格遵守监管制度,结合了该市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有关数据测算,能够有效降低参保群众就医负担,防范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广安银保监分局副局长姚凌刚对“广安e惠保”给予了肯定。

  为了帮助参保人更好地管理自身健康状况,“广安e惠保”提供了包含健康问问、健康专栏、风险评估、慢病药品配送、特药直付在内的10项专属健康增值服务,让居民更好地关注自己的健康,少得病、不得病,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15种特药保障解决“用药难、用药贵”问题

  近些年,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恶性肿瘤已不再是一种不治之症。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恶性肿瘤作为一种慢性病可治愈,也可“和平共处”,特药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新希望。

广安市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郑丹致辞。
广安市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郑丹致辞。

  据悉,“广安e惠保”涵盖15种特定高额药品费用保障,药品目录涉及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多种高发恶性肿瘤。凡是保障范围内特定药品,在符合“广安e惠保”赔付条件的情况下,参保用户可在0元起付线基础上,获得70%比例赔付,切实解决市民“用药难、用药贵”问题,减轻居民高额医疗费用负担。

  以抗肝癌特药“泰圣奇”为例,每盒价位3.28万元,1个疗程需要4支,费用超过13万元。而治疗肺癌的“普吉华”,1瓶120颗就需要6万元,这些特药都在“广安e惠保”保障范围内。

  广安市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邹洪平表示,保险是社会的“稳定器”和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广安e惠保”将在转移风险、提高广安市民医疗保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自2021年10月12日起,广安医保参保人均可进入“广安e惠保”微信公众号投保,安心保障一整年。(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