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绵阳高新区:交出温暖民生答卷 绘就幸福底色
2021年11月30日 14:29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30日电 (郭文丹)近年来,绵阳高新区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抓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精准发力基础设施、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基层治理等方面,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装上“稳定器”,稳住“基本盘”。

  火炬第一、第四、第六幼儿园建成并投入使用,火炬第三幼儿园正在建设中,全区新增学位2800余个;高新区疾控中心、磨家卫生院新区医院开工建设;绵阳市中心医院高新医院加快推进,城镇新增就业381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83%……一件件关乎全区老百姓生活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暖心工程”开花结果,交出了一份温暖的民生答卷,在这片产业快速发展、创新创业竞相迸发的沃土上绘就了幸福的底色。

  点亮教育之基 民心工程暖起来

  时至隆冬,却挡不住工人们奋力建设的热情,连日来,在绵阳高新区火炬第五幼儿园主楼和操场建设现场,工人们时刻忙碌着。

  远远望去,一栋外观现代时尚的楼栋拔地而起,目前,幼儿园主体工程施工已完成,正在进行二次装修,配套的绿地、室外活动场地等也在加紧施工中。

  高新区第五幼儿园项目占地5216平方米。“该项目建成后,将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360个,让学龄前幼儿享受到家门前的优质公办教育。”绵阳高新区社会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此外,火炬三幼、火炬八幼等两所独立公办园也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当中。建成后,预计可为辖区再增1000余个学位,让绵阳高新区独立公办幼儿园实现从无到有再到精品化的跨越式发展。

  2020年以来,绵阳高新区党工委鲜明提出打造“火炬”“创新”两大教育品牌,促进高新区教育竞相发展、高质量发展,与国家高新区的产业发展和市民需求相匹配、相协调。下一步,高新区还将总体规划、强化实施,大力提升办学条件、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精心书写高新区教育事业的精彩篇章。

  优化基础设施 城市风貌靓起来

  提升城市发展品质既可以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还能集聚起经济发展新动能。

  日前,绵阳高新区双碑东街北段(园艺东街高新区段)改造提升工程已完成车行道施工作业任务,开启双向通行,崭新的油漆路面搭配标线不禁让人眼前一亮。据了解,双碑东街北段牵手园艺东街与普明北路和八角南路交汇,是通往绵阳科技城人才公园以及上下园艺山的重要通道之一。

  该路段的通行极大缓解了绵阳高新区普明北路东段的交通压力,给过往行人和车辆带来方便,也将惠及周边市民日常生活和交通出行。“这路面真宽敞,标线也很显眼,车辆行人各走各道很安全,今后咱们出来遛弯就很安逸咯!”家住附近的市民李明对改造提升后的道路拍手称赞。

  由于城市经济飞速发展,暴露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的问题,绵阳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密切关注民生民情,聚焦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生态环境治理领域,今年组织实施了一系列城建项目攻坚行动和惠民工程。针对城市市政道路、雨污水管网及站点、城市绿化园艺和路灯照明等市政基础设施,组织抽调高新市政工程项目精干力量进行调研摸底,启动城市建设项目攻坚战。

  绵阳高新区深入实施城建攻坚三年计划以来,建成了一大批基础设施提升项目。同时,坚持“基础先行、先地下后地上、现实城市与数字城市同步”,有序推进黑家山火炬公园、双包山创新公园等38个城建项目建设,并通过不断完善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网络体系,全力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推动道路、路灯、绿化、建筑等风貌提升。

  日前,在绵阳高新区黑家山生态治理工程项目示范段建设现场,场平已接近尾声,马上要进入下一工期。位于永兴镇社区的口袋公园也已进场施工,预计明年完工亮相。这些基础设施项目将会进一步优化高新区城市布局,为老百姓提供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

  创新基层治理 百姓生活顺起来

  加快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新时代城市工作的战略任务,也是城市管理者的时代担当。

  居住在小区,可能遇到车位不够、物业不作为等各种公共事务问题。绵阳高新区在小区里建起党支部,创新开展基层治理,在党建引领下,小区的问题迎刃而解。

  每天傍晚,高新区上河鹂岛小区内,由业主组成的志愿者四处巡视,他们要劝导、纠正小区内的一些不文明行为。车辆随意停放在小区进门处,他们在车上放上自制的提示卡片。

  “遇到不规范的停车,没有停在规划车位上的车辆,我们会给业主张贴一张挪车提示函,请业主及时挪车。同时,物业公司及时与车主联系。如果多次劝导无效的,我们会在小区曝光台上曝光不文明行为,或者报警交由执法部门处理。”该小区志愿者李静介绍。

  志愿者李静有多重“身份”:小区业主、小区业委会主任、小区党支部书记。在高新区普明街道石桥铺社区的指导下,2017年11月,上河鹂岛小区成立党支部,试点打造党建基层治理特色工程。今年3月,小区又通过法定程序选举成立业委会,实现党支部书记、业主委员会主任“一肩挑”。业委会成员七成是党员,由党员和热心业主担任楼栋长、物业管理监督员,初步形成了以小区党支部为核心,红色楼栋长、红色物业顾问协调配合,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三方共治的“一核双红三方共治”小区特色治理体系。

  在小区特色的治理体系下,小区的各项事务得到了更好的解决。公开、透明、高效地解决问题,小区的党支部和业委会得到业主们一致好评。高新区上河鹂岛小区业主周霞表示:“我们现在有困难就找业委会,业委会是三方共建,三方监督,我们很放心。”

  据了解,近年来,高新区推动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不断提升完善,全区238个小区党组织覆盖率达100%。同时,为进一步提升治理效能,全区全力推进“党组织、智能信息化、服务群众”全覆盖。(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