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成都市青羊区政协八届一次会议开幕
2021年12月21日 13:16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21日电 (吴平华 )20日下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成都市青羊区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开幕,会议期间,区政协委员将积极建言、广泛协商,紧紧围绕区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先行示范区和“人文青羊·航空新城”建设,聚焦“五大愿景”,聚力“五大行动”,为助力青羊立足新起点、迈向新征程广泛凝聚共识、智慧和力量。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成都市青羊区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现场。青羊区委宣传部 供图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成都市青羊区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现场。青羊区委宣传部 供图

  本次会议应到委员286人,实到276人,符合政协章程规定。

  青羊区政协党组书记陈赋,第七届区政协主席沈萍,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颜崇建、杨竹、谭文光、梁娴、杨伟、巫雪松、郭跃邦出席大会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成都市青羊区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现场。青羊区委宣传部 供图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成都市青羊区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现场。青羊区委宣传部 供图

  成都市委换届指导组第四组到会指导。青羊区委书记何勋,青羊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冯胜,青羊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戴夔,青羊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蔡祯文,青羊区委副书记高志应邀出席会议并在主席台就坐。

  大会由青羊区政协党组书记陈赋主持。下午一点,陈赋宣布政协第八届成都市青羊区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全体起立,奏唱国歌。

  大会宣布了主席团第一次会议通过的有关事项。

  大会听取政协第七届成都市青羊区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工作报告。

  受政协第七届成都市青羊区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委托,第七届区政协主席沈萍向大会报告七届常委会的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五年,青羊区政协常委会在区委的坚强领导和市政协的有力指导下,认真贯彻中共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四川省委、成都市委、青羊区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以加强政协党的建设为引领,充分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与凝聚共识双向发力,为助推青羊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幸福做出了积极贡献。

  报告从五个方面回顾总结了七届区政协的工作:一是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不断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二是始终坚持人民政协性质定位,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不断提高聚力党委中心工作履职实效;三是始终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持续深化“双向发力”工作,不断汇聚同心发展的正能量;四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扣保障和改善民生献计出力,不断丰富履职为民的生动实践;五是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取向,持续加强履职承载能力建设,不断提升政协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对今后五年政协工作,报告建议,青羊区政协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锚定新时代人民政协新使命,紧紧围绕区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先行示范区和“人文青羊·航空新城”建设,聚焦“五大愿景”,聚力“五大行动”,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高举团结民主两大旗帜,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切实增强“先行示范”责任担当,打造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品牌,为助力青羊立足新起点、迈向新征程广泛凝聚共识、智慧和力量。

  一是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根本政治原则,在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上更加有力。二是把助推青羊先行示范作为政协职责使命,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更显担当。三是把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作为主责主业,在深化政协协商民主上更具实效。四是把广泛凝聚共识作为政协重要职能,在切实增进团结民主上更有作为。五是把发挥委员主体作用作为履职重要基础,在加强政协自身建设上更富活力。

  受政协第七届成都市青羊区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委托,青羊区政协副主席杨竹向大会报告第七届区政协提案工作情况。青羊区政协七届一次会议以来,委员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认真履行职责,积极撰写提案,为助力青羊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区政协共收到提案1060件,提出提案的委员1429人次。经审查,确定立案办理的提案854件,立案率80.6%,作为意见转送有关部门参考的206件,占提案总数的19.4%。在立案办理的854件提案中,涉及经济建设和科技方面的203件,政法、政务方面的183件,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的177件,教育、医卫、文体和养老等方面的291件,分别占立案提案总数的23.8%、21.4%、20.7%、34.1%。

  青羊区委、青羊区人大、青羊区政府、青羊区法院、青羊区检察院、青羊区人武部领导,不是政协委员的民主党派主委,青羊区政协老领导应邀出席会议。(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