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17日电 (石青华)“一顿早餐就解决了我们的困难,切实感受到了涪城区服务企业的热度和温度。”近日,绵阳市涪城区石塘街道餐饮企业草庐玖厨负责人说起“早餐汇”,颇有感触。
去年7月,在“早餐汇”的“听音问廉”交谈中,该负责人聊起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停车难、扩张规模难等问题,希望得到政府的支持。随即,该问题被“点对点”反馈给相关单位,困扰企业发展的难题得到了解决。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核心在人,关键在党员干部,重点在“一把手”。涪城区紧扣这一着力点,发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这一“关键少数”的“头雁效应”,创新开展“早餐汇”。利用每周五早晨8:00至9:00,在区委机关食堂,邀请10名企业家代表共进早餐,面对面问需求、听意见、谈服务、聊发展、促合作,既充分利用时间、减少餐叙成本,又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创新拓展政企高效交流渠道。
早餐结束,但工作还没结束。区营商办根据“早餐汇”情况,分门别类建立责任台账,在全区形成区级领导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和镇街主动认领、区纪委监委跟进督查的责任闭合链条。
“收集到企业反馈的问题后,我们第一时间跟进监督。”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介绍说,对“早餐汇”反映的诉求,区纪委监委第一时间介入监督,建立工作台账,以“发点球”方式向派驻纪检监察组发出专项“督办单”,通过发挥其贴身监督、现场监督作用,倒逼行业主管部门主动作为、啃“硬骨头”。
“早餐汇”启动以来,已累计开展56期,收集意见与建议562条,立行立改解决问题446个。区纪委监委先后发出76份“督办单”,深挖细查隐藏其中的作风问题,严肃查处了一小组长吃拿卡要、一法官拖延办案等6起破坏营商环境案件。

在企业眼中,“早餐汇”谈的是发展,解决的是问题。这一过程中,企业更懂政府,政府也能更好服务企业。“‘早餐汇’形式很新颖,解决问题很实在。”草庐玖厨负责人说,得益于“早餐汇”,解决了企业发展难题,也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温暖。
“既要立足当下改、解决好企业难题,又要着眼长远,从根本上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机制。”在研究推动问题整改时,区委领导如是说。为此,涪城区一方面既着手解决企业当前的“困境”,另一面也从顶层设计入手破解长远发展的难题,让企业家们吃下“定心丸”。
涪城区及时制定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三项清单”,厘清“正面清单”5条,积极支持政企人员接触交往,让干部吃下“定心丸”;严明“负面清单”12条,明确与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交往“六个不准”,划清纪律“红线”;制定“任务清单”7条,进一步压紧压实行业主管部门工作责任。
同时,在全区深入开展“清风护航”行动,70名纪检监察干部化身“清风联络员”,走进395家企业“结对联亲”,通过赠送“政企连心卡”、发放《廉洁从商倡议书》,真情服务、暖心交流,让亲清文化守护健康政商关系。
水深则鱼悦,业兴则区强。在优质营商环境助力下,涪城区荣膺2021年赛迪顾问中国百强区,居第68位,较2020年上升6位;入选2021年赛迪顾问中国幸福百强区,居第53位;连续五年入选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入围中国社科院全国主城区综合竞争力百强。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将坚守职能定位,护航发展大局,紧盯“早餐汇”这个小切口,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持续写好优化营商环境这篇“大文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