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17日电 (吴平华)17日,成都市青羊区召开营商环境建设4.0版政策专题新闻发布会,针对日前出台的《成都市青羊区建设稳定公平可及营商环境标杆区实施方案》(“营商环境建设4.0版”)进行全面解读。这也标志着青羊营商环境4.0版政策体系建设正式开启。
《实施方案》在全面对标国内营商环境先进城市经验做法,落实成都市营商环境4.0版基础上,通过六个“聚焦”,共计182项具体改革举措,围绕办事环境便捷高效、政策环境稳定可及、市场环境公平开放,健全完善企业、项目、产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打造最友好、最便利的营商环境。此外,4.0版政策还结合青羊实际,新增了改革创新板块,突出了天府文化公园建设、产业功能区建设等青羊特色内容。

从1.0版的“建体系夯基础”、2.0版“重点优化提升”,到3.0版“着力全面深化”,再到4.0版突出“树标杆创品牌”。“从改革力度上、深度上和覆盖面上看,此次4.0版的改革力度更大,深度更拓展,覆盖范围更广阔,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将得到有力提升。”青羊区行政审批局局长韩宇表示。
如何通过场景化赋能营商环境建设提速,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从而更大限度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青羊区早有谋划。
早在2021年,青羊就以建设新政务中心为契机,建设智慧政务服务平台,数字化赋能服务提升,通过“一门、一网、一站”三大服务场景打造,对全区行政审批流程进行场景化再造。此次营商环境建设4.0版中以“三个聚焦”:聚焦公平可及,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聚焦服务质效,提升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水平;聚焦项目建设,提升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水平,场景赋能企业发展再次加码。
“我们将鼓励产业园区健全项目专班工作机制,开展“承诺制改革”评估,规范企业承诺事项。在产业功能区内深入推进“标准地”出让,健全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青羊区行政审批局局长韩宇介绍,不仅如此,青羊还将实现全域工程建设项目“一网通办”“一件事一次办”,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0.5个工作日。全面推行供水、供电、供气等市政接入全过程“一站式”集成服务和帮办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在高质量建设市场主体发展环境方面,青羊将共建西部金融中心主承载区,协同建设国际消费目的地、高品质消费空间,推动建设巴蜀文旅走廊发展极核及川渝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联盟。同时还将创新产业园区“小管委会+大专业公司”运营管理模式,编制功能区关键共性技术清单和产业创新发展“共享服务清单”,推动创新资源共享共用。大力推进天府文化公园建设,突出“文化中心、城市遗址、中央公园、产业高地”的总体定位,力争将天府文化公园建设成为以文旅融合、现代金融为支撑的,展示成都千年历史迭代的文化中心区,集中体现公园城市特征的文化核心区。通过航空、金融、文旅、商务四大主导产业分业促进,不断增强内生增长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建设现代化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
作为成都市中心城区,青羊以打造稳定公平可及营商环境标杆区为目标,探索建立了独具青羊特色的“1+3”工作任务体系,荣获“中国最佳国际营商环境城区”“2021优质投资环境区”,打造了税务服务“疏堵保畅”专项改革、创建全省税务系统首个“小微企业服务示范厅”、构建金融服务保障体系、建成投用新政务中心等特色亮点。
当前,围绕建设“人文青羊·航空新城”,青羊正不断创新企业服务模式。通过健全完善“1+N”产业政策体系,出台促进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支持政策,构建政策精准、服务便捷、要素集约、企业集聚、产业集群的全生命周期企业扶持激励制度体系,发布企业供需“机会清单”,变“给优惠”为“给机会”,邀请企业、社会机构等“城市合伙人”共同参与青羊营商环境建设。
青羊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市场主体获得感为重要评价标准,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推进营商环境综合改革。持续深化稳定公平可及营商环境建设工程,加快建设营商环境4.0版,健全完善的企业、项目、产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促进市场主体提质增量;持续强化政务服务、政策供给、要素供给等营商环境场景赋能,进一步提升服务企业质效;大力提升市场开放度、创新创业活跃度,加快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完善营商环境动态评价体系,建立企业定期评价制度,深化营商环境观察员工作机制,确保营商环境举措真正让企业“有幸福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