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罗江区滨江华府小区:“三化同步”强治理 美好生活暖人心
2022年04月30日 11:46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30日电 (马安安  金黉瑜)滨江华府小区,地处德阳市罗江区万安镇翰林社区,共有12栋47个单元,住户904户,常住人口3200余人。近年来,针对邻里关系陌生化、居民诉求多元化、资源配置碎片化的现状,小区整合业委会、居民、商家等多元力量,通过完善治理架构、推进“治理协同”、丰富治理形式,有效促进共建共治共享。2021年,滨江华府小区被省委组织部、省住建厅评为四川省首批基层治理“百佳示范小区”。

  “一核引领”规范化完善治理架构

  近日,滨江华府小区党委组织召开“治理月例会”。会上,业委会、物管公司代表就近期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我们坚持每月召开月例会,讨论业主关注的问题,这样既加快问题的处理速度,又彼此增进沟通和了解。”小区党委书记陈波说。

  作为罗江区中心城区的“大”小区,面对进出车辆多、管理面积大的现状,滨江华府小区积极探索和优化小区治理路径,成立小区党委,下设3个党小组,将党的领导有效贯穿到小区各领域各方面工作中去,使小区管理有了“主心骨”。同时,强化网格化管理,按照片区和楼栋,分片区确定2名片区“管家”和14名楼栋长,明确政策宣传、意见收集等职能,这样将管理的触角进一步下沉,打通网格化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

  针对小区居民诉求多的实际,大力探索议事平台和机制,通过建立“小区治理月例会”制度,分单元、楼栋、小区三个层次,围绕车辆停放、垃圾分类、环境卫生等,定期举行小区党委、业委会(业主代表)、物业公司参加的三方共治共建会议,构建起“大事共议、要事共商、难事共解”的工作格局。

  “三个支撑”科学化推进“治理协同”

  小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是一个多元组合的共同体,必须调动各方力量参与治理。滨江华府小区加强工作统筹,强化阵地、队伍、资源“三个支撑”,使更多的力量和资源参与治理。

  针对入驻居民大多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的干部职工,通过需求调研和意见征集,利用架空层、公共服务用房,小区建立党员活动室、职工共享书屋、小区议事厅、“小区印象”文化走廊等综合服务设施,让居民“学习有阵地、议事有去处、活动有场所”,增强小区对居民的凝聚力。

  “空闲的时间到书屋看看书,这样既陶冶情操,又改善邻里关系,真是一举多得。”坐在书屋里看书的居民刘原牧对小区建立书屋的做法连连点赞。

  不仅如此,滨江华府小区还率先在全区成立小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通过公开招募,组建“我来帮”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中队和法律咨询、健康使者等10支志愿服务特色分队,完善志愿服务“点单-配菜”“五步工作法”,使更多居民主动参与到小区的志愿服务中来,有效避免小区治理“单打独斗”的局面。

  “融合共治”精细化丰富治理形式

  实现小区善治,既要激发居民的自治意识,也要通过法治来约束,同时还需要德治来培育文明新风。滨江华府小区在多年的治理中,深谙这一点。

  自治强基激发治理活力。依托小区议事厅、党员活动室、纠纷调解室等,常态化开展“小区治理月例会”,引导群众围绕所需和所盼参与自治管理,形成自治合力。

  法治保障营造良好环境。以通俗易懂、简便实用为原则,建立小区业主文明公约,形成小区居民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整合派出所、消防大队等部门资源,定期举行消防演练、反电信诈骗等知识讲座,提升群众法治意识。

  德治教化培育文明新风。依托“我来帮”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中队,持续开展垃圾分类、环境清扫、文明劝导、秩序整治等志愿服务,推广道德银行、积分兑换、最美楼栋长和最美志愿者评比等多元治理模式,激发居民“好人好报、福往福来、德者有得”的荣誉感和获得感,在小区凝聚起助人为乐、奉献友爱、向上向善的强大力量。(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