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12日电 (刘小义) 盛夏的壤巴拉云卷云舒,芳草连天。近日,位于壤塘县县城附近的岗木达镇岗木达村尕日寨游客熙来攘往,络绎不绝。这座气质不俗、火爆犹如夏季高温的藏式小寨是壤塘县农牧民群众奔康致富的缩影,也是绵阳市对口帮扶县助力乡村振兴的示范村寨。
2012年对口帮扶以来,绵阳将壤塘作为全市的第十个县来建设,汇集真情厚意,投入真金白银,做到壤塘现实所需,绵阳精准所为。十年磨剑,玉汝于成;十年笃行不怠,行稳致远。眺望壤巴拉高原,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新居藏寨映入眼帘;一个个生机勃勃的产业基地星罗棋布;一张张幸福灿烂的笑脸洋溢着“藏汉一家亲”的绵壤血脉亲情。
产业蓄能发展活力迸发
“前两笔订单我挣了1700多元,这笔订单马上要做完了,估计也能挣到1000多元。”日前,位于壤塘县宗科乡卧龙村云上碉房缝纫专业合作社车间内,缝纫机全线运转,不绝如缕的鸣奏声犹如一支动听的和弦曲,今年50岁正埋头缝制披风的该村妇女多毕一边忙活一边开心地说道。
这家由绵阳援助启动资金成立的缝纫专业合作社,从2021年10月正式接单运营后,规模和效益都在不断扩大。合作社目前已有成员31名,接受订单500余件,实现加工收益12万余元,下一步计划与绵阳际华3536公司合作,争取拓展生产范围。
类似帮助壤塘建立群众居家灵活就业的还有修卡村巧妇新兴合作社、茸木达石刻专业合作社等基地共7个,成百上千的高原富余劳动实现了灵活就近就业。绵阳十年援建,充分发挥帮扶资金、技术、管理优势,发展当地生态经济、特色农产品、文化旅游等产业27个,群众增收人均达1000元以上。
“整栋房屋都租出去了,有经营自助火锅的,也有经营休闲中心的,每年每层平均收入4万元,一年有10多万的固定收入。”在岗木达镇岗木达村尕日寨,一栋四层楼高气势宏伟的藏式民居格外引人注目,作为当地土生土长的村民尕布州盘算起家里的收入,黝黑淳朴的面庞难掩喜悦之情。除了房屋租金外,他说自己平时还找一些就近的活干,每年能挣上两三万,妻子在县寄宿制小学做后勤工作,一年收入一万多元,两个孩子也在学校读书,生活简单但很幸福和充实。
“感谢绵阳援建,村里条件好了生活方便了,挣钱的路子也多了。”像尕布州一样对外出租房屋从事经营的该村村民还有得四姐、永旦等人家。随着乡村振兴深入推进,2021年,尕日寨被纳入绵阳援建基础设施提升及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通过完善寨内道路、挡墙、排水管网、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以及对民房立面提升改造,如今的尕日寨成为晨雾中仙境般的看点,夜幕中最闪耀的藏寨民居,也是到壤游客驻足流连的争相打卡之地。
十年来,绵阳全力支持壤塘同步奔康,2019年壤塘以99.96%当年全省第一的群众满意度实现整县脱贫摘帽。十年来,绵阳投入财政资金超1亿元,用于农牧、旅游、电商等产业发展,推动高原农旅示范产业园、壤巴拉文化产业园建设,壤塘现代生态农牧业、文旅业不断发展振兴,农牧产业现代化不断增强,基地不断做大、品质不断做优,品牌不断做响。
项目提质基础更加坚实
“您好,我们是暖气施工人员需要进屋打孔施工,请您配合!”近段时间,壤塘县城一派繁忙,各小区、楼栋暖气管网末端施工如火如荼。为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改善城市环境,绵阳市对口帮扶壤塘工作队立足实际充分调研论证,2021、2022两年共安排资金2780万元用于供暖末端和配水支管网建设,弥补壤塘供暖项目县财政资金缺口。通过项目助力,壤塘县集中供暖3期工程年底将全面完成,县城机关单位小区供暖覆盖率达98%。
2012至2021年,绵阳对口帮扶聚焦壤塘县“短板”,精准施策,围绕住房改造、供水供暖、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基础设施提升及环境综合治理等46个基础设施项目。进入2022年,继续加快推进6大类15个援建项目,持续发力推进壤塘发展。
在壤塘县城罗吾塘中街巷末,一组顶楼矗立着发射塔的建筑十分醒目。这里就是壤塘县融媒体中心,也是阿坝州最早建立的首个县级全媒体中心。2017年,绵阳出资500万元援助建成了集信息发布、舆情监管、民生服务于一体的壤塘融媒“中央厨房”和播控中心,成功实现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大合唱”。在持续的技术支持和对口帮扶中,壤塘县融媒体中心不断实现产品迭代升级、人员传帮带苦练“内功”,中心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产业发展等宣传引导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成为了这个大山深处偏远小县对外宣传展示、对内引导服务的重要窗口和亮丽名片。
项目为本,造福一方。日前,位于中壤塘镇伊根门多村的绵阳援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与此同时,位于绵阳市中心地段涪城路47号特色鲜明的“壤巴拉土特产专卖店”顺利落成,一开业便顾客如潮、门庭若市,壤塘特产开启常态化在绵展销。
十年来,绵阳市累计拨付壤塘县财政帮扶资金3.03亿元,筹集社会帮扶资金6800余万元,建成牧道795公里、暖棚413个,直接受益农牧民8821户、3.7万余人,改造贫困户住房246套,建成县城避险广场、集中供水、集中供暖等一大批项目。绵阳投扶资金不断破解壤塘民生难题,水、电、路、通讯等公共服务设施实现质的跨越升级。
组团帮扶民生更有温度
2021年4月28日,壤塘县5岁小朋友欢欢不慎从高处坠落,造成重型颅脑外伤,情况危急。为了及时救治患儿,从业30余年、对重症颅脑外伤救治具有丰富经验的绵阳四〇四医院派出担任托管壤塘县人民医院院长的李俊亲自主刀,经过2个小时紧张救治,手术顺利完成。
围绕医疗民生大事,2021年起绵阳四〇四医院对壤塘县人民医院进行“全托管”,帮助理顺管理机制,组建区域间特色专科联盟。托管一年来,帮带壤塘县医院6科室6专业医师40人,培养专业临床医技科室人才50人,15人考取资格证书;协助县医院建立神经外科、骨科、普外科、消化内科、呼吸科、新生儿科等优势学科。
去年至今,壤塘县医院以每月10余台手术的高频率开展大骨节病手术100余例,白内障手术80余例,壤塘群众重大疾病县内救治率90%以上。更为重要的是壤塘县医院去年平均住院费人均下降27%,极大减轻了农牧民负担。
绵阳、壤塘以“校联体”为牵引推动教育“一对一”精准帮扶。两地建立紧密型“校对校”教育联合体3个、“组团式”帮扶学校1所,优质中小学和幼儿园帮扶对接关系16个,采用共建共管模式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帮什么”的原则,将绵阳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教学管理制度等结合实际情况浸润和“移植”到壤塘学校,不定期、多形式开展送培送教育活动,帮助补齐短板,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十年来,绵阳市选派五批干部人才160人、各类专干30人次、支医专业人才184人次、支教老师149人次,与壤塘各族干部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每一个“民生账本”都深深烙下了“绵阳印记”。2021年5月20日绵阳市第五批对口帮扶壤塘工作队辞别家乡亲人来到壤塘,用行动和爱心赓续绵壤之情,义剪、义诊、驻村帮扶等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服务群众上万人次,“6.20”洪灾“6.10”地震绵阳援壤队员中与壤塘干群一起全程全力参与抢险救灾,在关键时刻体现各族群众团结一心、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
在持续深化对口帮扶中,中国科技城、成渝副中心绵阳与悬天净土、财神居住地美丽壤塘情不渝、誓不变,肩并肩手牵手走好致富路、画好“同心圆”,为献礼“二十大”奋进新征程谱写新的华彩篇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