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壤巴拉文化旅游成都行”集中展陈活动在蓉启幕
2022年08月25日 11:29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25日电 (王利文 安源)24日下午,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喜迎二十大、奋进壤巴拉”2022年“壤塘文化旅游成都行”集中展陈活动在成都文轩美术馆开展,现场一曲《壤塘迎宾曲》拉开壤巴拉非遗文化之旅的帷幕。

活态展示现场。(王磊 摄)
活态展示现场。(王磊 摄)

  据了解,此次集中展示活动是壤巴拉文化艺术展览活动首次在四川成都集中呈现,旨在通过展览及交流活动,促进壤巴拉文化走进一线城市。非遗文化艺术作品、文旅及高原农牧产品等上千件壤巴拉产品亮相该活动。

活态展示现场。(王磊 摄)
活态展示现场。(王磊 摄)

  壤塘县位于川甘青区域结合部,是康巴、安多、嘉绒三大区域文化交融之地,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厚璀璨的壤巴拉文化,享有“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之称。近年来,壤塘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众多濒临失传的“非遗”实现活态传承,成功申报12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涵盖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等非遗类型。历年来,壤塘立足文化资源富集、非遗文化厚重的实际,提出“文化强县”的发展战略,努力从文化资源大县向文化产业强县转变。

  当日活动中,壤塘县委副书记孙宏斌表示,此次活动是展露壤塘的文化和活力的大事,能够增强文化自信、突出壤塘非遗符号、讲好非遗故事、彰显壤塘文化魅力,努力把壤塘建设成为国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县、川甘青结合部文旅融合发展的示范县。

活动现场。(王磊 摄)
活动现场。(王磊 摄)

  “很早之前就听说悬天净土壤巴拉,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了解到非遗和民族文化。”现场观展的成都市民魏柯帆表示。

  近年来,壤塘在丰厚的非遗资源的基础上,以“政府扶持+传承人自主创办”和“传习所(公司)+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先后成立46个非遗传习所和9个非遗工坊;在上海、景德镇等地创办20个“飞地”非遗传习基地,打造乡村文化振兴、乡村产业振兴的新业态。

  除壤巴拉文化艺术展览外,此次成都行活动还将举办壤塘文化专场演出、非遗大讲堂等系列活动,数十个独具壤塘风情的文艺表演也将亮相蓉城。(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