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绵竹:顶岗培养为甘洛乡村振兴“后备军”蓄能
2022年08月25日 19:48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25日电 (杨勇)“甘洛与绵竹虽相隔甚远,但对口帮扶却将我们的心紧紧连在一起。今年我们又送来了8名紧缺人才赴绵竹市顶岗培养。希望通过这样的人才交流,进一步强化甘洛在教育、卫生、农牧、林草等领域的人才队伍建设。”近日,在甘洛县千名紧缺专业人才来绵顶岗培养工作座谈会上,甘洛县组织部门将顶岗培养对象送到了绵竹“手中”,将根据自身从事的工作被分配到相关部门、镇(街道)、医院、学校等进行为期3至6个月的顶岗培养学习。

  自对口帮扶工作开展以来,绵竹市始终坚持“智随志走、志以智强、志智双扶”的对口帮扶理念,结合甘洛的乡村振兴人才需求,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进行技术指导、巡回服务、“传帮带培”,加强干部人才交流,重点培树本地人才,实现培养培训与乡村振兴有效对接,有效增强帮扶对象的“造血功能”,为甘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偏瘫患者正确的仰卧位是,要把患者头部枕在高度适中的枕头上,不要使胸椎屈曲,以免诱发异常肌张力……”在绵竹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甘洛县人民医院项目办主任、主管护师邵琳在带教护士的带领下进行临床实践学习。只见她学得认真,在带教护士的指导下,一边进行实际操作一边领会护理要领,还不时询问遇到的难点问题,并一一记录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

  据悉,2018年12月,甘洛县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在绵竹的帮助下正式建立,并助力该科于2021年12月成功创建凉山州重点专科。作为四川省2022年脱贫县千名紧缺人才顶岗培养计划中的其中一名培养对象,邵琳十分珍惜此次机会。“在新单位学到的内容充实且新颖,相信6个月的学习时间能够让我在康复护理领域的业务有所提升,为甘洛县康复护理水平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邵琳说。

  同样学有所获、拓宽视野的,还有在绵竹孝德镇顶岗锻炼的甘洛县吉米镇工作人员张议。来到孝德镇后,张议主动融入新环境,与当地干部一起参与信访维稳、疫情防控、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各项业务工作,通过观摩学习、项目实践等方式零距离学习绵竹的先进经验。“此次来到孝德镇顶岗,是一次难得的锻炼、学习、提升自我的机会!”张议表示,尽管只有3个月的顶岗锻炼时间,但这期间所学习、掌握的全新知识、全新理念、全新思想无疑是他职业生涯中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不仅增长了才干,也有利于下一步的工作开展。

  助力脱贫县做好乡村振兴工作,人才队伍是关键点。新一轮对口帮扶以来,绵竹市着力协同甘洛县建立完善“顶岗锻炼+交流培训”的人才培养机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借助四川省脱贫县千名紧缺专业人才顶岗培养计划,深耕紧缺专业人才成长的肥沃土壤。2021年5月至今,已有25名来自文化旅游、卫生、水利水电、农牧渔业、教育和规划建设系统的年轻干部,到绵竹市相关部门、镇(街道)进行为期3至6个月的顶岗锻炼,为甘洛县实现乡村振兴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后备军”。

  “在两地干部交流的过程中,既为乡村振兴破解了人才力量不足的问题,也为乡村振兴带去了新的理念,有利于拓展乡村振兴的新思路和啃掉‘硬骨头’!”绵竹市对口帮扶甘洛县前线指挥部指挥长曾锐表示,只有筑牢“人才链”才能为乡村振兴“蓄能”。绵竹聚焦教育卫生、农林牧渔、文化旅游、规划建设、水利水电、生态环保、金融会计、电子商务、工业经济等重点领域及特色产业,通过组织开展顶岗锻炼、交流培训、专项提升等培养模式,帮助甘洛县人才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打开思路,找准出路,不断增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和发展后劲。(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