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3日电(吴平华)小区是城市的基础性单元,是居民生活的主要场所,小区环境秩序是否有序、诉求处理是否及时,直接影响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近年来,资阳乐至县始终坚持把“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总目标,积极探索源头治理和前端化解新路径,率先在南塔街道南郊社区打造“左邻右舍”党群服务站,构建“1+1+1+N”新型治理模式,牢牢树立共建、共治、共享“三大理念”,创新搭建“三治之家”服务阵地,打造“三级代理”服务模式,健全“三步流程”调解处置机制,推动小区有效化解邻里矛盾纠纷,营造更加安定的社会环境。
打造“三治之家”暖民心 共建群治温馨平台
探索建设“1+1+1+N”的协同治理模式,打造“德治”“法治”“自治”三治之家。依托“左邻右舍”党群服务站、小区综合党委、小区业委会、小区物业联合其他群众性组织成立“综合服务”队伍,各方优势互补、形成良性互动、同心同向共建家园。
结合城市小区人口结构复杂、居民熟悉度不高的实际,搭建“亲民”“普法”“协商”服务三块阵地,以亲民化服务拉近群众距离,以浸润式普法滋养居民心田,以民主化协商和谐邻里关系,真正实现“组织引领齐参与,多方共建汇合力,协同治理达民意。
依托“左邻右舍”主动搭建平台,为居民提供活动场所,组织开展各类活动,联络邻里感情,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建立居民法治思维,形成居民自治意识,让群众有办事之家,守望之人,诉苦之所,真正建立起基层多元矛盾化解的最小单元。今年以来,“三治之家”共开展法律讲堂5次,法律咨询20余次,利用协商议事区组织集体协商16次,问题回声壁反馈问题45件。
探索建立“老百姓动嘴、代理员跑腿”的代理服务模式,变“接待群众上访”为“替群众跑腿”,变被动化解矛盾为主动解决问题。“左邻右舍”协同街道和信访部门构建县、街道、社区三级信访代理体系,落实专门代理人员替群众“跑腿”解决问题,将被动地接受群众的来访变成主动把工作做到群众的身边,进一步畅通和优化服务渠道,妥善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让群众办事更方便,群众的难题能够在“家门口”就得以解决,小区居民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得到切实提升。今年以来,信访代理共帮助群众办理医疗报销、社保缴费、证件办理等问题12件。
创新“三步流程”无缝隙 共治基层社会矛盾
创新建立小区“三步流程”协商议事工作机制,形成了“小区当代理、街道来协调、部门促化解”三步闭环,自下而上逐级开展多层次调解工作。“左邻右舍”协调统筹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群众性组织、街道社区、相关部门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三步流程”协商议事,以“自治、服务、利民”为工作宗旨,围绕便民服务难、邻里和谐难、法律保障难的“三难”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切实为小区居民排忧解难,开创了小区协同“共治”新局面。
在整个过程中,“左邻右舍”积极协调各方力量,着力化解源头矛盾,帮助群众解开“千千结”,真正做到“微难事”不出小区,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让新时代“枫桥经验”生根基层、服务群众。今年以来,为所在小区解决高空抛物、噪音扰民、遛狗不栓绳等便民服务难题17余件,社区、街道、部门配合化解处置邻里和谐难题25件,为小区内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解决困难3件。
乐至县将继续坚持探索基层源头防范和前端化解,多元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以南郊社区“左邻右舍”党群服务中心为起点,迅速发散至辖区全域,发挥党委、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形成合力,打通基层源头治理“最后一公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