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12日电 (杨勇)在涪江河畔的四合院内,老人们坐在一起,沐浴着阳光,促膝长谈。在这一群人中,有一个中年人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他一会儿给坐在轮椅上腿脚不灵活的老人揉着腿、捏着脚,一会儿替坐在长椅的阿婆揉揉肩,仿佛是和谐的一家人在闲聊,他就是这家养老院的院长张洪武。
今年已经是张洪武扎根养老事业,奉献自我的第6个年头。张洪武或许是养老工作人员的一个缩影,他们的工作很平凡,但却在为提高老人们的幸福指数不断奋斗着。
力排众议 创办养老院

张洪武很小的时候母亲便离开了他,在父亲和周边老人的帮扶下长大。学校毕业后,经过三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张洪武的生意也越做越大,除了售卖家电外还开了一家工厂,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人脉。
张洪武在一次回老家的时候,发现村里有许多空巢老人,不但衣食住行没人照顾,精神上也没有寄托。回想起年幼时周边父老乡亲的照顾,张洪武下定决心创建养老院,希望用自己绵薄的力量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老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刚开始的时候,张洪武和我提过要开办养老院的事情,但我并不赞成。”张洪武的妻子舒婷讲。张洪武的家人们认为,自身经济实力有限,要办养老院,上半辈子的积蓄全部投进去还不够,还缺乏经验,对养老事业并不了解,所以极力反对创办养老院。
面对家人的不理解不支持,张洪武并没有灰心丧气,在张洪武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他的诚心也终于打动了家人。在获得了家人的支持后,2016年初,张洪武开始紧锣密鼓地推进养老院的建设工作。
克服困难 建设养老院

“办养老院真的很不容易,这期间遇见了太多的困难,尝遍了酸甜苦辣”。张洪武感慨道。
良好的居住环境是吸引老人们前来居住的一个重要前提。在建院前,张洪武为了选好养老院修建地点,提供给老人们安静、舒适的宜居生活环境,他跑遍江油各个乡镇,在经过几番比较后,选择在紧挨涪江河畔、远离城市喧嚣的中坝镇幸福村修建养老院。
建设一家养老院需要投入的资金量相当得大。在购买土地后,张洪武就面临资金紧张的窘迫,他便四处向周围的朋友借钱,还邀请自己童年时代的玩伴入股共建养老院……
“我和张洪武是多年的兄弟,彼此知根知底,在他耐心地给我讲解了养老事业的现状和未来前景后,我就入股和他一起建设养老院。”养老院合伙人说。张洪武凭借之前三十多年经商积累下的良好口碑,很快筹借到了资金,拉来了合伙人,解决了资金不足的难题。
面临经验不足的情况,他又马不停蹄赶往川内各地养老院进行学习考察,向发展良好的养老院取经,学习管理经验。在修建时,张洪武专门选择四合院的设计方式,夏天可以有效地遮荫纳凉,冬天可以很好地采光,同时还便于老人们进行室外活动。
几经波折,2017年幸福颐养园正式开业。在开业后,张洪武为了充实管理团队,邀请滴水公益优秀志愿者徐丽加入养老院管理团队,主管全园工作,安排徐丽用手机随拍,真实记录老人生活日常,分享到老人家属群里,方便老人子女了解老人们的日常生活情况。
用心服务 建好养老院

“来到这里我们都是享福的,吃饭带张口,洗脸打湿手,‘儿子’‘女儿’对我们很好。”82岁的老人罗辉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说。
在老人日常生活上,张洪武费尽了心思,下足了功夫。他担心老人们吃不到新鲜、健康的瓜果蔬菜,就积极联系幸福村的村民,租用闲置土地,建设蔬菜基地。即使自己种菜的费用远远高于直接买菜价格,张洪武也无怨无悔。平日里,他还和员工们一起去菜地里砍割杂草、翻地、浇水施肥等,实现一年四季,绿色无污染的瓜果蔬菜自给自足。张洪武无论寒冬酷暑,坚持凌晨四五点起床,亲自到菜市场采购肉蛋禽类,保证质量,让老人吃的放心,让老人家属安心。
为了丰富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张洪武邀请江油国学会的老师来开展讲座,传授老人健康知识,教老人们科学锻炼做操,联系盲协太白义工、川江韵艺术团定期来关爱老人,进行慰问演出……
在平时工作生活中,张洪武不嫌脏不怕累,他经常为失能老人端屎端尿擦身。老人突发疾病,张洪武夫妇亲自将老人送到医院,陪伴老人做各种检查,日夜守护在老人身边。他的这些做法也赢得了员工、老人及家属高度认可和深度信任。
今年8月,张洪武因在养老行业工作扎实、表现突出被评为绵阳市孝亲敬老模范。“我会不忘初心,继续努力!让老人们更健康、更平安、更愉快地颐养天年!”张洪武激动地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