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全国各地专家“云端”聚首 探讨格萨尔文化传承与发展
2022年12月12日 16:1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12日电(唐倩)10日-11日,甘孜州格萨尔文化与文旅融合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成都市举行。全国各地的格萨尔文化研究专家“云端”聚首,围绕新时代格萨尔文化传承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

参观“贯彻二十大精神 铸就文化新辉煌”甘孜州格萨尔文化建设成果展。(甘孜州文化馆 供图)
参观“贯彻二十大精神 铸就文化新辉煌”甘孜州格萨尔文化建设成果展。(甘孜州文化馆 供图)

  本次研讨会由甘孜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主办,甘孜州文化馆承办,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西南民族研究院、甘孜职业学院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协办,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社会主义文化精神力量,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格萨尔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本次研讨会由开幕式、主旨演讲和分组研讨三部分构成。为期2天的时间里,与会专家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格萨尔史诗研究”进行了精彩的分组研讨,并通过现场设置的并通过现场设置的“贯彻二十大精神铸就文化新辉煌”甘孜州格萨尔文化建设成果展详细了解了近年来甘孜州格萨尔文化建设成绩。

  “格萨尔社会文化价值可以从两个高度和两种视角入手,分别是民族性和文化以及人性和文明。”研讨会现场,中国社会科学院(CASS)研究员、全国《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诺布旺丹以《新时代语境下的格萨尔史诗传统》为题,从格萨尔的社会文化价值、格萨尔史诗的当代境遇、对格萨尔史诗的多重保护实践三个方面同与会嘉宾进行了交流分享。

研讨会开幕式上的主题发言环节。(甘孜州文化馆 供图)
研讨会开幕式上的主题发言环节。(甘孜州文化馆 供图)

  “进一步深入研究《格萨尔》史诗文化可以更好地继承和弘扬‘格萨尔’人文精神。”四川省民族研究所所长耿静认为,这不仅是认识历史、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同时也是保护文化多样性,促进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的有力举措。

  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的“格萨尔”,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灿明珠,凝聚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创造幸福生活的实践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理念。甘孜州是格萨尔文化的主要传承地,在格萨尔文化研究、保护与传承方面取得了许多具有代表性和引领性的成果。

  “格萨尔是享誉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是我国各民族共有的精神文化财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积极作用。”甘孜州文化馆馆长刘骧表示,接下来,该馆将从各个方面记录并传承英雄史诗的多种文化元素和符号,使格萨尔史诗成为学术界宝贵的见证和资料,让“格萨尔”成为甘孜州响亮的“文化名片”。

  据介绍,为保护传承好格萨尔文化,甘孜州文化馆近年来先后制作出版了格萨尔说唱影像视频2部、《国宝唐卡中的格萨尔故事》68集、《格萨尔故事中的小知识》400集、格萨尔书籍10套,民间征集格萨尔文献、唐卡、面具、法器、藏刀、石刻、服装等物品400余件,并通过建立“格萨尔文化保护成果陈列室”,开展非遗进校园、进乡村、进军营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让社会各界更加直观的了解、研究和保护格萨尔。

  “我们将进一步挖掘好、利用好格萨尔优秀文化资源,充分发挥格萨尔文化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积极作用。”甘孜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熊越表示,此次研讨会为格萨尔文化纳入甘孜州文旅整体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我们将大力弘扬格萨尔史诗优秀文化元素,让‘英雄史诗’成为激励当代中国人砥砺奋进、凝聚人心、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