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27日电 (朱维)近年来,罗江区精准靶向解难,做优创新环境。强化精准服务,罗江区采取“线上+线下”方式,收集企业创新需求,制定8个方面解决措施,解决了企业在高企科小申报、产学研合作、项目申报等方面需求34件。强化政策引领,罗江区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加快建设西部领先的先进材料基地的若干政策》,及时兑现项目资金,全年申请拨付中、省、市各类科技专项资金707.9万元。

育企聚才提效,激发创新动力,罗江区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83家,成功申报备案市级种子企业21家、瞪羚企业1家,全区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预计达到89亿元。培育建强创新平台,罗江区建成德阳工业尾气脱硫除尘治理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四川玻纤、迪弗科技等9家企业中试研发平台备案为市级中试研发平台。引育聚集创新人才,罗江区扎实推进工业科技特派员工作,聘请工业科技特派员10人靶向帮助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加强人才引进,开发科研助理岗位57个,吸纳科研助理27人。支持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罗江区组织企业申报2022年中、省、市科技创新研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项目26个,累计争取资金888.98万元。加强产学研合作对接,引导纳涂科技、致达精密等企业与四川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等建立关键技术研究、产业化应用研究合作关系。2022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到0.95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预计达到1.02亿元。
践行科技惠农,线上线下利民,罗江区建立农业科技服务圈。落实12名市级科技特派员签约24家农业企业、专合社、家庭农场,推进“四川科技兴村在线”平台提质扩面,组建农业专家队伍40名,构建起了市、区、县、村四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线下累计开展现场技术指导服务50余次,线上通过“四川科技兴村在线”平台解决专合社、种养殖户技术难题801个。打造特色产业示范点,罗江区围绕特色产业,引进枣子、青花椒、脆杆水稻等新品种12个,建立新品种示范基地4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