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安逸四川“五一”开启宠粉模式 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加快建设
2023年05月06日 14:4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6日电 (记者 贺劭清)刚刚结束的“五一”假期,超过4000万人次的游客和安逸四川来了一场甜蜜的约会。

  经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74亿人次,同比增长70.83%,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9.09%。作为重要旅游目的地,四川“五一”假期实现旅游收入201.23亿元,同比增长46.6%。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监测显示,四川接待游客人次位居全国第四位,成都接待游客人次位居副省级及以下城市第一位。

  在这场双向奔赴中,四川提前部署,密集上新多款有温度、有高度的“宠粉”服务,让天南海北的游客在假期中玩得舒心、游得尽兴、尽享安逸。

  文旅资源名扬天下

游客在四川看大熊猫。(安源摄)
游客在四川看大熊猫。(安源摄)

  人这一辈子,总要来一次四川吧。

  这里是大熊猫故乡,仅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大熊猫“和花”便坐拥全球百万粉丝,连外国网友也在社交平台留言——“她融化了我的心”。

  这片被大自然亲吻过的土地,非亲临不足以感悟。九寨归来不看水,青城之幽甲天下,剑阁峥嵘而崔嵬,蒙顶绿意漫山岗,峨眉晓月千百年来为诗人墨客吟咏不断,达古冰川常年云海翻腾、可与仙境媲美。

  这里诞生出的蜀文明灿烂夺目。“世界铜像之王”三星堆青铜大立人器以载道,中国文化遗产标志金沙太阳神鸟是蜀地先民震耳的“天问”,更不说至今仍润泽成都平原千里的都江堰,在天府广场沉睡千年的“巨兽”石犀。

  这里的美食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为脍不厌细写下绝佳注脚。提及川菜,有泰国公主寿宴点名必吃的鸡豆花,英国作家扶霞·邓洛普赞叹连连的宫保鸡丁,被多部日本动漫演绎的麻婆豆腐;谈烧烤,凉山火盆烧烤、宜宾把把烧烤、酥脆回甜的乐山烧烤等都堪与淄博烧烤一战……

  “宠游客”这件事,四川是认真的

位于四川眉山的三苏祠喜迎海内外游客。(刘忠俊摄)
位于四川眉山的三苏祠喜迎海内外游客。(刘忠俊摄)

  如此丰富的文旅资源,让今年“五一”假期中四川热度狂飙。除了敞开家门欢迎四方游客,提升游客旅游满意度、对游客“有求必应”“一宠到底”,成为这个假期四川文旅行业的头等大事。

  停车是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容易遇到的难题。“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发动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小区、社区尽可能为来宜游客提供免费开放停车位;广元剑阁县46家党政机关“秒变”旅游服务中心开门“迎客”,主动向社会提供免费停车位6476个,把“一切为了游客”作为暖心服务的宗旨。

  “五一”假期四川文旅志愿服务不打烊。乐山在重点场所设置“心连心旅游服务岗”200余个,整合志愿者、社区网格员等下沉蹲点,依托12345心连心服务热线实时处理涉旅投诉,“红马甲”“黄丝带”“蓝制服”遍布全市;广元在全市重点交通场站、景区设置志愿者服务岗,志愿者一张张亲切笑脸、一声声友情提醒和一次次贴心关爱,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文艺活动如何“艺起宠”?南充歌舞剧院、南充市杂技团以最惠民的价格分别在南充大剧院、高坪都京丝绸博览园六合剧场、四川省(南充)大木偶剧院上演舞剧《悟空》、杂技情景剧《东方丝源》;九寨沟管理局特别邀请九寨千古情演艺中心,每日在游客中心广场表演川剧“变脸”“神奇的九寨”等文娱节目;在广元青川青溪古城,沉浸式自然生态感知剧场《唐家河·境》并没有因为突如其来的细雨停演,演员冒雨演出结束后,主办方甚至还做出了全额退票决定。

  舌尖之旅,四川各地同样“宠出花样”。自贡在方特恐龙王国、中华彩灯大世界、特色美食街区等区域试点“放心菜单”;内江隆昌举办稻田虾音乐美食节、近郊桑葚、枇杷等水果采摘活动,让游客尽享甜蜜;凉山西昌举办首届烧烤音乐节、撸串比赛、爆辣挑战赛等趣味活动,吸引广大年轻游客参与体验;成都在地标双子塔下举办“双塔下的烟火市集”,让游客在近距离观赏天府双塔灯光秀的同时,将成都各色名小吃一网打尽。

  在这场四川全域宠游客大赛中,多地文旅局局长也亲自下场。成都双流文旅局局长为游客制定了包含露营、音乐会、老街市集在内的“五一”攻略;南充仪陇县文旅局局长在朱德故里琳琅山风景区、张思德纪念馆“沉浸式”讲解红色故事;甘孜州文旅局局长刘洪的“五一”假期同样一刻也没闲着,他和同事们全员出动,只为把游客们服务好。

  为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成都成立专项工作组,加强A级景区、剧本杀等重点文旅场所督导检查;巴中市文旅、交通、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联合,不间断检查督促全市旅行社、涉旅交通场站、住宿业等,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动态规范市场经营秩序;九寨沟景区游客服务中心上下两层32个检票门闸口全面启动,1小时可进入1.9万人次,减少游客进沟等待时间。

  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加快建设

 四川建昌古城游客如织。 (袁兴培 摄)
四川建昌古城游客如织。 (袁兴培 摄)

  花式宠游客,是四川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缩影。

  四川历史底蕴深厚,文化遗存璀璨,红色资源丰富,拥有建设新时代文化强省的独特优势。在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报告中,四川鲜明提出,将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打造三星堆-金沙、九寨沟-黄龙、大熊猫、都江堰-青城山、峨眉山-乐山大佛等重点文旅品牌和文旅走廊,加快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

  立足四川丰富的文旅资源,2022年5月,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了《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根据《规划》,到2035年,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全国文化旅游发展创新改革高地、全国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样板、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基本建成。

  截至目前,四川已与意大利、西班牙、日本等国家多个城市签署文旅合作备忘录,与东京、首尔、悉尼等10余个中国文化中心开展部省合作。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四川远程游、跨省游全面恢复,省外游客占全省游客的24.3%。“网红”大熊猫“和花”带动26.4万游客参观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排名全国十大热门景点第二位。

  峨眉山、乐山大佛景区分别接待游客17.43万人次、18.76万人次;九寨沟景区接待游客8.45万人次;黄龙景区接待游客4.6万人次;青城山—都江堰景区接待游客33.7万人次;稻城亚丁景区接待游客2.3万人次;四姑娘山景区接待游客7.8万人次。

  此外,三星堆博物馆接待游客9.93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521.8万元;武侯祠博物馆、杜甫草堂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门票收入均创三年来最高。

  “五一”假期四川文旅消费的强劲复苏只是一个开始。正如《四川省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规划纲要》中所规划,四川将对标世界一流水平,打造世界级旅游精品,引领四川文旅再上新台阶。(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