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活力成都大运会 泸州“非遗”绽放添魅力
2023年05月16日 19:51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16日电 (侯涛)5月15日,成都大运会世界媒体大会在成都市举行,发出美好的青春之约,吸引世界瞩目的目光。在城市文化展示区,国家级非物质遗产项目油纸伞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江阳民盟盟员毕原绅,应邀带来100多个创意精品,向世界推介一把把充满传统文化魅力的油纸伞,展示这项跨越400多年历史的传统技艺,让泸州“非遗”、国家“非遗”绽放耀眼光彩。

  “龙凤呈祥,喜气洋洋,寓意美好,经久耐用……”在主会场入口处,一排排制作精美的油纸伞格外亮眼。毕原绅为来自各国的外宾娓娓道来:“分水油纸伞起源于明末清初,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毕六福油纸伞传统制作技艺被誉为‘中国民间伞艺的活化石’,到他这一代已经是第七代传承人了。”

分水油纸伞亮相成都大运会媒体大会。江阳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分水油纸伞亮相成都大运会媒体大会。江阳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当听说制作一把油纸伞,须经锯托、穿纹、网边、绘画、晃油、箍烤等90多道工序,使用上百种传统工具,一把伞历经反复撑收3000次不损坏,清水浸泡24小时不脱骨,伞顶五级风中行走不变形的质量把关时,外宾们纷纷竖起大拇指,赞叹不已,被中国古人的智慧、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深深折服。

  外宾们还饶有兴趣地参与活态体验项目——油纸伞手绘,不时手拿画笔,在伞面上小心翼翼地填充颜料,学习体验油纸伞的制作,现场感受新鲜又特别。毕原绅说,在成都举行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将诚邀全世界的运动员和朋友们来成都做客,自己将抓住这个契机,尝试把大运会元素和logo融入伞面创作,努力把中国的、四川的传统文化技艺展示给外国友人,让成都走向世界,让中国文化的魅力影响更深更远。(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