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18日电 (邹立杨 黄平)扎染是我国民间传统的手工染色工艺,为了传承好这项技艺,也为了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泸州市泸县牛滩镇牛滩中心小学校巧妙地将扎染传统手工工艺引入课堂,让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一大早,泸县屈氏庄园博物馆就热闹起来,泸县牛滩镇牛滩中心小学校的学生们在教师余思思的带领下一起制作手工扎染。这次扎染活动的主题是“龙文化”,只见同学们在“龙”形图案的板子上刷上防腐的桐油定模,再用调制好的黄豆糊在布上印出形状。经过刮糊后,放入天然染料里静置三分钟,最后晾干除糊,一件件“龙”形扎染品就制作完成了。

扎染是该校课后服务活动的一项特色课程,深受孩子们喜欢,而传授扎染技艺给孩子们的余老师也分享了她与扎染的深厚“情结”。
“我爷爷那一辈就是开染坊的,从小耳濡目染,我也对扎染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很幸运的是在大学的时候,我也选择了美术专业,毕业之后成为了一名美术教师。在学校的支持下,我们开设了一个扎染兴趣班,可以发挥自己所长带领孩子们学习扎染,传承这门手工技艺,我觉得很庆幸。”教师余思思说,陆续有八十多个孩子加入了扎染兴趣班,学习扎染的氛围非常浓厚。

“我在六年级下册开始学习扎染,老师在让我们选课后服务的兴趣班时,我偶然看到了扎染,觉得很有意思,我就去学习了。老师教我们如何缝布、染布,教我们做型染,后来就做成了一件件美丽的艺术品,在制作过程中可以和朋友讨论感觉很有意思。听余老师说扎染也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也很希望它能够继续发扬下去。”泸县牛滩镇牛滩中心小学校学生钟明芯说。
一块块普通的白布,经过浸湿、绑扎、染色等制作工序,化作一件件扎染艺术品展现在大家面前,引发了同学们对于扎染的热情和浓厚兴趣,拿着自己制作的扎染艺术品,同学们爱不释手。
“扎染是一门艺术,它可以让一块平平无奇的白布变成一块块美丽的蓝印花布,扎染就像一阵春雨,滋润进了我的心田。”正在制作扎染的邱宗月也开心地分享着扎染带给她的快乐。
“开设扎染艺术工作坊,一方面能够让孩子们走进扎染、了解扎染、认识扎染,在制作的过程中,孩子们还可以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做事的耐心、细心、精益求精的精神,让他们感受到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唤醒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余思思介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