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16日电(伍排勇 欧阳漆)“中铁五局承建都四山地轨道交通项目紫荆隧道,全长10.4千米,由进口、斜井、出口三个工区进行施工,现主体工程已完成60%。”6月15日,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都四”山地轨道交通项目DSZQ-4标项目副经理夏平介绍,整个隧道施工采取机具加人工模式快速推进,目前已经完成该段工程总量的60%。

据了解,“都四”4标紫荆隧道项目由中铁五局承建,隧道全长10.4千米,位于汶川映秀镇和耿达镇之间。隧道是一条单洞双线隧道,由于该地段自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岩石节理发裂,断裂层较多,局部有辉绿岩、角闪岩等小岩侵入,隧道地下水弱发育,施工难度大,暗挖安全风险高。同时,作为山地隧道,出洞口地势较高,在向下挖掘中,水流呈现逆向,增大了施工难度。为防止隧道出水倒流影响施工和生态环保要求,施工中施工人员采取多项举措,通过分级引流将隧道产生的污水集中收集引出洞外,经过污水处理后循环利用。

同时,为加快工程建设,整个隧道分为进洞工区和暗挖工区两部分。其中暗挖工区全长4.2千米,目前已经完成3.4千米,剩余760米。在出洞口施工中该项目部采用横洞连接,双向推进。预计暗挖工区剩余760米在计划在三个月内全面贯通。
为确保施工安全质量,稳步推进施工建设,项目部多措并举。实行领导带班制,24小时现场盯控,确保施工安全。260余名施工作业人员在艰苦的条件下24小时不间断循环作业,确保隧道早日胜利贯通。
同样,在紫荆隧道进口工区施工现场一台定制超重大型 TBM设备高速运转,随着前端刀盘快速作业,开挖的岩层碎块通过传送皮带直接传送到隧道外,工人们配合机器加紧铺设设备轨道和岩层加固等,现场一派繁忙景象。该TBM设备取名为“蜀通号”,是专门为紫荆隧道施工设计的,目前是全国山地轨道交通建设项目中最大开挖直径的TBM设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