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24日电 (蒲兰 魏茜)近日,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5位教授到成都考察交流社区发展治理创新,深入推进跨省双城校社地合作,实地调研了社区食堂等新场景后,成都高新区石羊街道、青羊区少城街道提出要依托兰州大学社会工作实践基地,加大双方合作,打造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最佳场所,创新丰富的应用场景,释放治理需求与机遇,全力做好各类社区创新的“实验田”,努力成为全市社区发展治理的“探路者”。
成都与兰州跨省双城合作已经持续了三年。早在2021年,成都高新区石羊街道、青羊区少城街道就与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签订校级社会工作实践基地,目前依托基地链接国内外知名学者20余人,接受实训研究生三批20余人,举办学术论坛、示范创建指导、实务督导等治理专项服务近10场,提交参政议政成果30余篇。
青羊区少城街道有关负责人说,街道已明确“智库+治理提质”的社区发展治理思路,目的是进一步促进校地融合、校社融合、赋能社区,加快科研成果就地转化,带动少城乃至更多社区转变治理理念,丰富治理服务,提升治理能力,增强治理效能。少城街道将落实成都市小区治理三年攻坚行动部署,重点聚焦机关宿舍社会化管理、片区网格驿站、少城数字院落和“少城城事”更新行动四大方向,紧跟兰州大学社会学等特色学科和科研创新平台,推动“双向奔赴”。

社区发展治理创新平台是人才、资金、信息等各类治理创新要素的汇聚地,是促进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培育社区治理品牌的重要载体。早在2016年,成都高新区石羊街道引进焕然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建立街道级社创中心,2019年成都青羊区依托在地组织新民智库启动“少城城事”社区实验行动。
2个社创中心拥有独立空间,面积1000平方米,已布局谋划新式小店、社区食堂、营社环境、社区品牌体系建设等近10个成果转化项目。“有明确的服务需求、有一心干事的基层干部,有丰富的实践探索素材,我们将依托兰州大学在国内国际上的科研平台,把少城、石羊的社区治理探索成果放大,充分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人才培训中心负责人、副教授王雪梅说。
完成社区治理产品策划、研发、研讨、试验等关键环节之后,可实现就地转化提速,在较短时间内也可以取得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新式小店课题研究目前已启动落地,正在进行问卷收集和访谈工作;社区食堂运营模型也在调研了10余家社区食堂后进一步完善。”新民智库有关负责人说。
据悉,两家社创中心将以社区实验体系搭建为突破,树立扎根意识和商业化逻辑,在成都高新区、青羊区、龙泉驿区等进行试点实验,着力从政策、资金、服务、平台等方面着力优化社区发展治理环境,激发多元主体参与活力,增强社区治理内生动力,让“幸福成都”融入生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