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8日电 (刘忠俊 黄欢)日前,成都、德阳、眉山和资阳四市(下称:“成德眉资”)应急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印发了《成德眉资应急联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根据《方案》,成德眉资四市将在风险监测预警、重大风险防控、应急救援联动、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加快推动四市同城化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方案》提出,成德眉资四市将健全应急协同联动机制、深化沱江岷江流域防汛抗旱协作、建立跨区域应急联合演练机制。同时,探索建立沱江岷江流域防汛抗旱服务平台,推动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实现风险线上联合会商、应急资源调度、气象水文信息共享等功能,不断提高跨区域水旱灾害处置能力。定期开展防震减灾、防汛抗旱、地质灾害、森林防火和危险化学品事故等专项情景模拟演练和桌面推演,提升联合会商、联合救援、联合保障能力。
《方案》要求,建立完善普查数据库,为精准开展自然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建立安全生产执法联动机制,强化跨区域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针对四市风险情况,成都率先开展应对极端条件下的洪涝灾害巨灾情景构建和应对能力分析评估,与德阳、眉山、资阳共享极端条件下灾害情景构建和应对能力分析评估成果,探索开展防范应对极端暴雨洪涝巨灾情景构建。依托成都市城市安全和应急管理大数据综合应用平台,运用成都市化工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管控监测预警系统,建立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联合机制,实施全时段风险管控。共享成都市国家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试点平台人员密集场所场景(标准版),增强高效疏散和应急避难能力。
同时,加快推进四川省航空应急救援(成都)中心基地落地淮州机场,完成四市应急救援力量分布图和应急救援直升机起降点位布局图,加强区域应急保障共享互助,形成以成都为中心、以德阳、眉山、资阳为分中心的应急协同网络。推进区域内救灾物资储备规划修订、物资保障应急预案编制、数据信息共享平台搭建,进一步提升区域内救灾物资储备效能和协同效率。
《方案》提出,重点加强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强化应急科技人才支撑、推动安全应急产业发展三个方面工作。探索建立四市应急指挥通信网络平台,推动破解在断路、断网、断电等情况下,前方救援救灾与后方指挥部应急指挥通信难题。其次,完善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专家库建设,依托科研院所、相关企业、社会组织等,建设高标准应急管理人才队伍。
此外,充分发挥国家西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成都市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等项目对安全应急产业的集聚作用,创建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