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16日电 2023天府书展近日在成都举行。本届天府书展期间,由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殷墟甲骨文分类与系联整理研究》新书首发式举行。

据悉,《殷墟甲骨文分类与系联整理研究》由四川大学彭裕商教授主编,历时七年完成,共计两百余万字,是对殷墟甲骨逐片分类、排谱系联的全新成果。该书采用新观点、新方法,对殷墟甲骨文材料进行组类划分,并依据卜辞事类、人物及同版现象对各类卜辞进行全面系联整理,将为殷商历史文化的研究提供众多相互联系的甲骨文材料,提高殷墟甲骨文的利用率,促进甲骨学、考古学和历史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
活动现场,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晓峰致辞祝贺《殷墟甲骨文分类与系联整理研究》新书首发,认为这是甲骨文分类排谱系联方面第一部全面系统的著作,更是一部同时具有工具书实用性和研究著作学术性的著作。
四川辞书出版社社长杨斌对这部甲骨文著作的出版情况做了介绍,强调书稿从交稿到审读、印刷的过程中,彭裕商教授团队与编辑团队密切配合,秉承工匠精神,对书中万余条甲骨文释文、1000多个造字、3000多幅图片逐一核对,反复沟通,细心打磨,下的都是苦功夫。他表示,正是作者团队与出版社对工匠精神的初心和坚守,才能出好书、出精品。
四川大学古文字与先秦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韩文博对《殷墟甲骨文分类与系联整理研究》的研究背景、具体内容及学术文化价值作了系统而全面的介绍:首先依据甲骨文字体的自身特征与演变规律,把殷墟甲骨文分为八组五十八类,再依据事类、人物、地名等线索对各组类甲骨进行排谱系联,如此就可以呈现某一事件、人物活动在确定的时段内的完整过程,这将为学界提供联系更为可靠、信息量更大的成果,会大大提高甲骨文材料的史料价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