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7日电 (程欢悦 彭蓓雨)近日,眉山丹棱县基层应急救援能力提升成果展示现场,当地自主创新研发新的灭火救援法及20余件套革新升级的器材装备吸引了大家关注。

“丹棱县张场镇一居民住房突发火灾,接警后大队立即启动了联动响应机制,迅速调度火情发生村级应急分队先行赶往现场进行初期火灾控制。与此同时,消防站救援力量也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启动仪式现场,一场突发农村居民住房火灾处置模拟演练上演,演练将丹棱县基层应急救援体系以最直观方式展现在大家眼前,新模式、新装备、新战法,丹棱县基层应急救援能力的提升让群众吃下了“定心丸”。
“救援队通过便携式高压消防泵、80毫米和40毫米水带、多功能水枪等装备有效组合,增加进攻点位,为控制火势蔓延、成功扑救火灾争取了宝贵时间。”丹棱县消防救援大队政治教导员黄兵称,此次模拟演练采用的就是丹棱县消防救援大队创新研发以40毫米水带和便携式消防泵为核心的灭火新战法(下称:“80/40”灭火法)。
2021年1月25日,丹棱县齐乐镇狮子社区一农房起火,由于道路狭窄,消防车辆无法抵达最佳灭火地点,只能靠消防员抬着笨重的手抬泵、提着沉重的65毫米水带进场灭火。由于附近水塘杂草多、淤泥厚,不一会儿就已堵塞报废两台抽水泵,给救援工作带来了巨大困扰。

“一直来,都采用口径80毫米+支线口径65毫米的标准配置(简称“80/65”灭火法),这样的配置有其历史渊源和现实需求。但在实际灭火特别是农村灭火救援中,这样的配置已不是万能选择。黄兵表示,探索过程中方案一次次被推翻重来,困难一个接一个层出不穷,队员们见招拆招、大胆探索,从自创40毫米多功能水枪,到各类型号接口,再到就地取材发明一系列便捷辅助设备,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80/40”灭火法。
丹棱县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芶志超称,灭火作战前突车以消防皮卡改装而成,车载5人刚好构成一个战斗编队。由于车辆底盘高、车身相对较窄,能迅速赶赴现场进行火情侦察和初期控火,为后续N辆消防车争取了宝贵救援时间。据统计,城市环境下“1”模块能先于“N”模块3—5分钟时间抵达火场,并且道路情况越不利,“1”的先发优势越突出。
下一步,丹棱县将以“80/40”灭火法和“1+N”作战编成为基础,提档升级各乡镇和村(社区)微型消防站,夯实基层应急力量建设,有效提升全社会抗御灾害能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