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fctt > 中新网四川

文旅融合产业兴城 中铁文旅开启行业新篇章
2022年08月18日 09:3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18日电(蒋升涛)

  在消费升级浪潮下,文旅消费需求愈发呈现个性化、体验化、高频化,越来越多的城市消费群体开始注重度假生活,巨大的市场需求推动了新业态、新模式、新动向。

  同时,面对疫情的反复和常态化,人们在出行半径受限的时候,以周末游、周边游的“微度假”正在成为旅游消费市场的全新增长点。

  加之年轻人对社交需求的增加,游客们也不再执着于空间距离上的“远方”,而是选择在城市及周边发现新潮玩法、进行深度体验。可以说,供给端和需求端两侧都为“微度假”发展创造了条件。

  毫无疑问“微度假”这片蓝海,已成为文旅产业全新的发展方向。而作为国内标杆之一的中铁文旅集团,则以其独特的“文旅+产业”打造的复合型文旅度假新模式,成功打开了市场。

中铁黑龙滩国际度假区

  城市微度假已成旅游消费主旋律

  四大核心要点备受关注

  年初,中国旅游研究院与马蜂窝联合发布了《2021全球自由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游客的出游频次不降反升,年出行3次以上的游客同比上涨22%。61.6%的游客选择在目的地停留1-3天,过去动辄一周以上的长途“旅游”被拆分成了若干段两三天的“出门玩”。以周末游、周边游为主的“微度假”大幅增长,成为旅游消费市场的全新增长点。 

  《报告》总结了2021年度微度假人群的构成,其中,90后新青年以50.2%的比例撑起微度假人群的“半边天”。这部分年轻消费者,他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追求个性、体验至上,在选择微度假目的地时,会为了一样美食、一家民宿,或是一种新鲜的玩法专程安排一次旅行,也愿意为更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买单。

  而在选择度假目的地时,基于以上消费特征,以下四大核心因素就成为了目标客户最为关注的要素:

  1、对于微度假的目的地来讲,目的地的交通条件和距离会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选择。

  过远的行程会导致他们并不存在说走就走的信心,因此1~2个小时是最受欢迎的车程距离,也更契合微度假人群的需求。

  2、玩法的多元化与差异化。

  基于兴趣和社交的玩乐体验在当前获得了空前的关注,诸如露营、滑雪、冲浪、潜水以及博物馆、观星等文化体育项目,均在年轻人中有着极高人气。也就是说玩法开始取代目的地,成为影响人们旅游消费决策的主要因素。

  3、一体化服务程度和便捷感。

  对于微度假的人群来说,都市化的无差别服务和生活各种习惯的便捷感,对整个微度假的满意度会造成直接影响。

  4、健康的安全感。

  目前在疫情下,大多数客群,尤其是带孩子、带老人出游的家庭,他们不会冒风险去找一个没有健康安全保证的目的地。

  目前,传统的旅游度假目的地大多以山水风光吸引游客,不仅参与性与可玩性不高,甚至连最基本的都市化服务也无法保证,显然早已无法满足Z时代对于度假体验的需求。

  而作为国内文旅标杆的中铁文旅集团敏锐地洞察了这一趋势,于四川黑龙滩景区打造了中铁黑龙滩国际旅游度假区,并在“玩法体验”与“都市化服务配套”方面不断加码,成为了备受市场关注的成都微度假全新目的地。

中铁黑龙滩国际度假区总规划图

  资源融合

  中铁黑龙滩国际度假区开启复合型文旅新模式

  从成都高新区天府5街出发,沿天府大道一路向南,1小时车程即可到达黑龙滩景区。

  这里不仅有约23.6平方公里的辽阔水域,更有7峡7坝和72座群岛星罗棋布,蜿蜒曲折的湖岸,串联起水天之间的渺渺光景。

  作为“川西第一海”, 这里的植被覆盖率达到了惊人的约98%,年平均气温约18度,每立方厘米约25000个负氧离子。

黑龙滩景区实拍图

  依托黑龙滩的广袤水域与自然生态,中铁文旅集团于2016年6月落子于此,大手笔规划了万亩大盘,总投资额超400亿元的中铁黑龙滩国际旅游度假区,自此成都人也因此有了一个全新的城市微度假目的地。

  其中,源自于法国的地中海俱乐部,凭借“一价全包”的模式,成为了年轻人的新宠。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旅游度假机构之一,地中海俱乐部已在全球5大洲30个国家打造了80多座度假村,其醒目的海神戟标志已经遍布全世界最美丽的角落。其经典的“一价全包” 模式更是让游客完全不用花心思去想应该怎么玩,因为它都已经帮你安排好了。

地中海俱乐部效果图

  而占地约400亩的中铁火车来斯项目,则是以火车历史为背景,以铁路发展为主线,以各种不同型号的火车为载体,利用场景再现、实物展示、现代声光电技术等手法,打造全国火车IP体验旅游第一目的地,涵盖了火车来斯、乐玩火车、汽车公园三大主题园区。在这里可以参观不同年代、不同款式的火车原型,体验火车旅游观光环线,在一边了解火车文化同时,享受难得的度假欢乐时光。

中铁火车来斯实景图

  针对当前年轻人爱露营的特点,中铁黑龙滩国际旅游度假区更是打造了金沙岛公园生态露营地、中铁文化交流中心休闲露营地,以及四号生态沟专业露营地等多个复合式露营群落,可满足全方位露营需求。

  当然,对于爱艺术、爱音乐的人们,这里还有占地面积约450亩的双龙艺术创意区以及不定期举办的露天音乐节。

双龙艺术创意区效果图

  目前,中铁黑龙滩国际旅游度假区已经成功举办了“春游音乐节”、“汽车音乐节”等大型露天音乐节。随着度假区进一步建成,这里还会有更多的音乐节、电影节、国际展览、国际大赛等大型活动接连上演。在这里,你可以与爱人一起感受音乐的魅力,释放生活的压力,也可以与素不相识的游人,在共同的爱好之下,进行一场完美的邂逅。

2019汽车音乐节实景图

  但这还不是全部,除了多种多样的玩法体验,这里更有顶级的都市化服务配套。世界五星级酒店、商业街等一应俱全,甚至还有顶尖的医疗、康养以及教育资源。

中铁黑龙滩国际旅游度假区效果图

  早在2017年,中铁黑龙滩国际旅游度假区便与四川省人民医院签订合作协议,现四川省人民医院(黑龙滩分院)门诊部已于2018年12月正式揭牌开诊。

  后期,度假区还将致力于引入国际知名的康养机构,以及国际知名教育集团,国际重点中学,国际贵族体育运动学校等,打造一站式现代化的教学配套。

  也就是说,在未来,这里不仅可以体验到顶尖的度假生活,更可以享受到最前沿的医疗、康养、教育服务。

  综上不难发现,中铁黑龙滩国际旅游度假区的开发模式就是以文化、旅游、康养、度假为核心引擎,以强大的产业,带动星级酒店、文化、演艺、商业、体育等资源的蓬勃发展,进而衍生出集度假、旅游、康养为一体的综合文旅服务体系,真正实现产城融合的全面发展。

  事实证明,匠人的用心也没有白费。

  项目先后荣膺2021年第十二届园冶杯市政园林银奖、2021美国MUSE设计大奖公园类铂金奖、2021CLA西南分部涁景杯生态类银奖、2021年市政园林银奖等国内外大奖,由中铁文旅打造的“城市旅游度假目的地”,骄傲地走到了世界建筑舞台的中央。

园冶杯市政园林银奖

  以“文旅融合”现实“产业兴城”

  中铁文旅集团在文旅产业上的创新模式并非临时起意。事实上,伴随着消费升级推动文旅行业进入全新的阶段,文旅消费已经到了发展的高峰期,也是一个风口期。如何把握住新时代的发展机遇,成为有意发展文旅产业的开发商们需要面对的挑战。

  从市场发展来看,文旅生态下的地产已经从依托自然资源卖房、卖配套的阶段发展到运营配套,随着文旅地产发展的不断演化,其内核也从“销售驱动”逐渐向“运营驱动”转变,开发商的开发重点也由强调投资开发和销售能力转为强调品牌建设和运营能力。

  如今,当业内在积极探索转型升级之时,中铁文旅早已走出了自己的路径。以文旅融合产业,这种独特的复合型文旅开发模式将企业自身的资源优势与区域发展相融合,积极发挥出自身的价值,让企业真正地融入当地,实现了项目乃至区域整体价值的提升。

  以位于贵阳的中铁国际生态城为例:

  首先,中铁文旅集团在项目选址上对自然资源优中选优。优选景观资源丰富或者风景名胜之地,独占区域内的“风水宝地”,这种选址模式不仅具有独占性同时也拔高了项目的起点。项目位于巫山大峡谷景区,景观生态资源之优越可见一斑。

  其次,是对区域的重塑。目前,中铁国际生态城开发已逾10年,从最初的石漠化山地到白晶谷、太阳谷、云栖谷和悦龙国际城“三谷一城”总规布局已然成型,筑建了一座顶级品质生态高地,成为将荒郊野岭打造成为绿水青山的标杆之作。

中铁国际生态城太阳谷养生养老国家标准示范区实景图

  最后,是对消费客群的构建。凭借多年的运营经验和市场的感知力对客户需求具有深层次的理解,通过业态复合,面向目的地旅游人群与常住人口等多重消费群体。中铁国际生态城以旅游产业为引擎,以文化商业为驱动,打造了太阳谷“我山”康养小镇、耐克运动营、摩都娱购中心、木球训练基地、太阳谷大健康体验中心、云栖谷双龙镇巫山峡谷等特色配套,服务范围覆盖全年龄层消费群体,打造属于一家人的娱乐体验中心。

  无论是位于四川的中铁黑龙滩国际旅游度假区,还是贵阳的中铁国际生态城,我们都不难发现,以企业产业优势融入区域资源,再到多重消费群体的复合构建,中铁文旅集团已走出了一条“文旅融合产业兴城”的发展路径。(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