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kjws > 四川日报

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这头小黑猪“神奇”在哪里
2021年06月15日 09:30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碧红

  猪价目前正在经历下跌周期,但位于邛崃的四川微牧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却以高于市场价签下了今年以来的最大一笔销售订单。6月10日,产自微牧公司的1200头小黑猪(雅南猪)顺利交付省内一家大型现代农牧食品集团,其价格要比市场上常见的外三元猪(大白猪)价格平均高出30%以上。

  “这1200头小黑猪,是现代科技手段运用的结晶,着实来之不易。”该公司董事长李培宁感慨万千,“就算市场垮价,我们的黑猪肉零售价也能卖到43元/斤,还供不应求。”

  但就在10年前,雅南猪却面临着另一个极端:长期以来少有农户养殖,整个种群只剩不到300头,甚至险些消失。“把四川搜遍了,当时一共就只有20头公猪,200多头母猪,你说着不着急?”李培宁说。

  在微牧公司的一面墙上,挂着“四川农业大学·四川微牧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博士工作站”的牌子,时间是2009年。这块牌子的存在,正是基于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朱砺团队对雅南猪种群面临消失而紧急着手开展的保种育种科研项目。

  “雅南猪作为四川的七大地方猪品种之一,肉质好、口感香,但是生长速度太慢、出肉率低,农户们都不愿意多养。”朱砺在长期深入研究中发现,市面上销售的白猪肉,其特点是生长速度快、瘦肉多,从出生开始算,6个月就能长到200斤,经济效益远高于雅南猪。“一个品种的形成,都是经过上千年的选育,不能就这么消失了。”朱砺感慨道。

  就在几十公里外龙泉驿的四川省畜禽基因库实验室内,雅南猪的精液正被放置在-196℃的液氮环境中长期保存起来。朱砺团队和四川省畜牧总站合作,在这里开展了不少突破性的科技研究。

  保种的同时加快育种和开发利用,提高经济猪的市场占有率,才是让地方猪资源可持续扩规的关键。

  在科学养殖的指导下,如今李培宁饲养的雅南猪,正变得越来越“经济”:胎平均产仔数从8头提升到10.6头,基于雅南猪优良基因培育的微牧黑猪新品种提高到13头,瘦肉率从38%增加到42%甚至达到53%。

  今年3月出炉的2020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获奖名单中,朱砺教授团队完成的“四川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技术体系创建与产业化开发利用”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与此同时,该项目成员企业产业化带动养殖户 27809 户,带来经济效益18.68亿元。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